努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 李炳坤
发布时间:2002-12-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值得指出的是,在这里将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完全符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
农业市场竞争力强弱是相比较而言的。一个地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需要在全国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一个国家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需要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比较。因此,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着眼于全国,而且要放眼于世界,将国内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整合和集中,在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的基础上增强全国农业的优势,进而使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得到稳步发展,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农业基础。
为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快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带。各地都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应加大农业布局调整力度,促进各种生产因素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使各种重要农产品全面实现区域化布局。国家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加强对农产品优势区域的支持,包括统一提供良种、推广先进种养模式和提高产前产后各种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之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尽早建成一批驰名世界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2、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发展优势产业带的同时,广泛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途径,主要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生产加工基地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联结起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规模地发展订单农业,按照加工销售的要求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尤其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满足小康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要求。进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带的产业层次,由主要提供原料等初级产品变为主要提供食品等加工品,大范围地实现农产品价值升值和效益提高。同时逐步改变我国过去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状况,提高出口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特别是精深加工制成品的比重,提升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对于非农产业较发达、农民外出务工较多、土地撂荒面积较大等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流转机制,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在农业产业带建设过程中,更应重视农村经营体制创新,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量发展区域化布局所要求的农业专业户,通过加强操作技能、市场知识和法律等项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改善和优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摘自中国农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