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菇出口应警惕杆菌捣乱
发布时间:2003-05-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上月初,法国进口商称从中国进口的干菇中发现沙门氏菌及蜡状芽孢杆菌有超标情况,并要求网站、杂志呼吁广大菌民及加工商,在生产中注意严格操作,严防该事件的发生。
从近日法国求购商发来的求购内容看,也明显把杜绝沙门氏菌及蜡状芽孢杆菌做为主要订货条件,并要求在出口时把出口国权威实验室或检验机构提供的检验证明与提货单一起做为必不可少的附件。
此前,2002年3月德国柏林的德国健康、消费者保护及兽医学会也指出,干蘑菇上时常会带有沙门氏菌,如果在食用之前处理不当,那么沙门氏菌很有可能会乘机而入,侵害人体健康。
为此,记者电话咨询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姚艳萍女士,她告诉记者: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菌属。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Salmon与Smith又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后取名Salmon氏之名为本菌属属名。已发现近2000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0个血清型。沙门氏菌是人和动物常见病原菌,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食物中毒,胃肠炎,菌血症等。蜡状芽孢杆菌也是一种致病菌,不仅能使食品腐败,而且能使人产生严重的恶心、腹泻等症状,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专家还指出,并不是所有干菇中都存在以上两种杆菌,而且,只要上述细菌的数量不超过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标准,对人是无害的。人们用温水泡干蘑菇时会使沙门氏菌大量繁殖。为此消费专家建议说,要把干蘑菇在80摄氏度的水中加热不少于10分钟就可以杀死细菌。以上两种杆菌多存在于人及动物的粪便中,生产中严格操作,是控制的关键。干菇在经紫外线照射2-3小时后也可以杀灭这两种菌。另据上海一出口商介绍,包装物的选择及在包装过程中对细菌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再次向全国食用菌出口产品加工商及菌民提醒,出口欧洲产品一定要注意防止杆菌捣乱,严格控制致病细菌量,同时,不管是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还是我们确实存在的问题,做为食品,无论出口还是内销,都应严格控制细菌含量,按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加工生产。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