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态经
发布时间:2003-05-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过去依赖木材、木屑栽培的食用菌曾“吃”秃一座座山头。福建省西部大山深处的漳平市新桥镇近几年大种食用菌,却“青山依旧在”,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76.9%上升到目前的79%。“发展食用菌,一定要念好‘生态经’。”镇党委书记陈天彩说。
新桥山深林密,“九山半水半分田”。5年前,镇党委、政府在鼓励农民大种食用菌增收的同时,注重引导农民栽培可用稻草、棉籽壳等替代木屑作原料的珍稀品种,农民开发新品种失败了由政府承担损失,成功了由政府给予奖励。目前,全镇毛木耳年产量达4100万棒,形成以毛木耳为龙头,巴西蘑菇、茶树菇、鸡腿菇等18种珍稀品种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成为闽西老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新桥芦苇遍地。镇党委、政府引进推广利用芦苇栽培食用菌技术,很快被农民接受。在珍坂村的一间大棚里,村民曾垂舜一边搬着木耳一边对记者说:“过去用木屑种木耳,1公斤可产150克,现在用芦苇,1公斤可产200克。”目前全镇已有两成食用菌用芦苇作原料。镇里还引进福建农林大学草栽食用菌技术,开始种植菌用草。
种食用菌完全不用木材是不可能的。为此,新桥鼓励发展食用菌专用林,1999年以来,全镇试种榉树、枫香树等速生丰产菌用林7000亩。
如今,食用菌已成为新桥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全镇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食用菌,年收入10万多元的大户比比皆是。“我们这里见不到种食用菌废弃的塑料带,这些也被有心人收集起来加工再利用了。”陈天彩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