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修补9亿农民的防疫大堤
发布时间:2003-08-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巩固非典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复,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再次进行部署和动员。
与此同时,呼吁多年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各地政府的议事日程中紧锣密鼓地展开———
最新公布的《北京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勾画出北京300万农民将入大病统筹的轮廓;河北省政府计划用7年时间,在全省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河南省拿出2.4亿元,用3年重点建设600所标准卫生院,选择18个县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没有9亿农民的健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非典之后一系列针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举措,预示着“农村医疗将发生划时代的变革”。
非典击中农村防疫体系软肋
专家坦言,非典与广阔的农村仅是“擦肩而过”,最终没有长躯直入,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线断网破”的窘状,却在非典疫情面前暴露无遗。
4月初,当山西静乐县发现全省第一例农村非典病例,全县竟找不到一辆救护车,最后借用县计生委的流动手术车才把病人送往太原治疗。
疫情来临,原本已濒临倒闭的河南遂平县车站镇卫生院东挪西借5万多元,建起发热门诊,并从县卫校借来一台X光机,院长办公室连一扇完整的玻璃窗都没有。
曾有4位村民被确诊为非典病例的山西汾阳杨家庄镇北偏城村,为对村子封闭管理,市里20天拨出专款20万元。耐人寻味的是,在破旧的土窑洞里建起的村卫生所,担负全村1300多名村民健康和防保工作,20年来村上总投资不过5000元。
在农村较早出现非典疫情的河北,由于缺乏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和病房,也是备尝苦果:一些基层医院临时借调没有任何经验的内科医护人员,匆忙上马。
上世纪50年代的危房,60年代的器械,70年代的大夫,诊疗工具仍是“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三大件……作为三级卫生防保网“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多数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挣扎。于是,各地农民“自卫”防非典,大路小道设关卡、量体温、要路条;村头草庵,住满了被隔离的返乡民工……
“非典时期,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捉襟见肘,如果不是中央数次拨巨资支援,真不知有些地方能不能挺过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问题专家高培勇教授颇为感慨。
比非典更令人忧心的
今年60岁的许德洪,原是湖南沅江漉湖血防站的一名职工,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消灭血吸虫,他和血防站的同志一道,在洞庭湖岸边、在茂密的芦苇荡里撒药,一干就是20多年。可怕的是,血吸虫最后竟然钻进了他的大脑。
由于防治人员紧缺,资金严重不足,在各地逐渐消灭的血吸虫病近些年来“死灰复燃”。据统计,目前受血吸虫威胁的人口已达9900余万人。
这是一组并非杞人忧天的数据:全国患结核病人数达到500万人,占全球肺结核病例的1/4;全国乙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占世界总数的1/3,居世界第一。在中国1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农村的感染者约占总数的80%。
受政府长期补偿机制不足的限制,农村公共预防保健服务长久“营养不良”。对不少农民而言,破旧不堪的乡镇卫生院,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看病难”已成为广大农民摆脱不了的阴影。
长期患严重风湿病的山西村民果留,已经有两年不能下床走路。疼痛时时伴随着他,但家里没钱看病。熬不住了,吃一片4分钱的去痛片,一天只吃得起一片;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横涧乡青泉村村民高世堂为给爱人看病,被迫将自己的家卖了……
事实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医疗体系有过辉煌。这个扎根于最基层农村的公共卫生系统,采取合作医疗的形式解决筹资,“赤脚医生”处理最常见的疾病,为农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障。然而,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解体,享受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口覆盖率始终处在低于10%的水准。
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传染病防治力量薄弱,防疫专职人员不“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甚至转而开门诊创收;在乡级财政捉襟见肘,卫生费用逐年减少的压力下,不少地方出现了拍卖卫生院的尴尬,一些政府部门擅自截留卫生经费发工资,农村医保可谓“风雨飘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教授说,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缺失,表面看是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导致卫生资源严重匮乏,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政府定位不明,医疗领域出现了“市场化过度”与“市场化不足”并存的情况,一些本应该政府承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转由市场提供,使得较贫困的人口无法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而在城市特别是大型医院,本应由市场提供和分配的服务及资源,政府却在分担,出现了“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现象,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同时存在着“缺位”和“越位”两种情况。填补“赤脚医生”消失后留下的职能空缺,已成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为9亿农民织张“健康网”
毫无疑问,为9亿农民织好“健康网”,政府“唱主角”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确保财政投入力度,解决积累多年的卫生欠账,为重构防疫网提供有力支撑。据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将投资100多亿元建立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立从中央到县的三级疾病控制中心,保证每个乡镇与卫生部联网,每个县都建立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区。与此同时,投资数百亿元加强县级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村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强化乡村卫生人员培训。随着中央财政的大力投入,地方的配套资金也应尽快跟上。
其次,要将原来的“重治轻防”转为“以防为主”,必须依托一个“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提出,对原来已被削弱的三级医疗保健网要逐步强化,同时,可考虑依托相对成熟的计划生育网,建立健全农村卫生防疫网络,解决“线断、网破、人缺”的问题。
再次,这张“网”如何操作?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萧庆仑建议,政府要把卫生拨款的大部分转移到农村,集中使用,加强监管,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深入到村一级的医疗和卫生体系,改变当前只在形式上到达乡一级的局面。“让农民就近看得起病”,才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有限的钱如何确保用在刀刃上?采访中,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国家投入巨资,关键问题是要“专款专用”,确保这笔费用真正用到农民医疗消费上。千万不要再搞部门分割,只争钱、争权、争利,而不承担责任了。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背景资料
人口占70%的农民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顾立林陈芳)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呈“倒三角”形,很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重视不够,以致投入逐年减少,城乡差距拉大。
———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医院。2000年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12元,仅为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的27.6%。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近70%,花费的卫生费用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3%,7年内平均每年下降两个百分点。
———1991年到2000年,全国新增卫生经费投入中只有14%投入到农村,而14%中的89%又成了“人头费”,真正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