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03-09-1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正成为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基本着眼点。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资源约束型产业向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型产业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大幅度地提高单位农业产出收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强农户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变化的技能,都迫切地要求科技进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和思考农业生产的新特点和科技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制度环境等基本问题,将有助于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及重新定位。
1.传统生产部门与农业的现代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从未受到过质疑。但是,长期以来,一方面农业始终是作为一个保证粮食等基本农产品供给、维持国民经济稳定和促进工业发展的传统生产部门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又日益成为一个被替代的部门,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的转移也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这很容易导致人们在观念上对农业地位的忽视和对农业科技发展成绩的低估。而事实上,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也使现阶段我国农业具有了一些现代性的特征:
(1)技术投入比土地、资本、劳动力的投入贡献更大、更显著。据农业部测算,“九五”期间,科技要素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5%,分别比“七五”、“八五”提高了17%和11%,明显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2)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质量和品种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产品竞争的首要因素。遗传、转基因等技术的应用和人工育种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越来越多的“人造”农产品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一些“人造”的反季节水果蔬菜以及工艺型、观光型、保健型农产品应运而生,明显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标准化的生产与配方技术的应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使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进行消费;(4)农业生产日益表现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特征。一方面是农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农产品愈益呈现出产地的集中趋势;另一方面,农业内部的许多生产环节正在被不断拉长、展开,并逐步成为有规模化效益的专业化农业部门;(5)农产品贸易空间不断拓展。随着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已基本摆脱了传统上只能围绕生产中心的地理限制,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农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6)现代农业技术的量化和精确化、制作和加工工艺的提高,大大增加了技术的物化和产品化程度。与传统农业中农民从上一代那里承袭技术完全不同的是,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民的生产技能往往需要通过正规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渠道来获得。
2.农业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的关系
21世纪,我国农业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农业和农业科技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加速高新技术向农业的全面渗透和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农业高新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综合性、渗透性,知识技术与人才的聚集性、资本密集性和增值性,其核心是创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的利润。它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鉴于农业资源面临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困境,必须借助农业资源的开发与新技术的高效利用来大幅度提高对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其次,利用农业高新技术的核心——农业生物技术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特别是商品农产品的质量;第三,运用以信息化为特色的生态技术,有效监控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考虑,农业高新技术的使用应更加有助于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它能够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信息系统为条件,及时获取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各方面信息并做出反馈;从经济角度出发,农业生产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依靠高新技术手段,农业经济系统更有可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产出。因此,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与此不同的是,农业适用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广当前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常规技术问题。其应用的目标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单位土地面积上常规产品产出的最大化;二是培植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我国的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不充分利用和劣势资源的过度开发现象仍十分普遍。而适用技术的推广,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不同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又产生了极其丰富的特色资源,适用技术的采用,可以弥补以往人们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使区域特色农业的开发成为可能。
3.农业制度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农业技术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技术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农业生产大多在大田进行,技术的保密性较差,保密成本也很高;其次,农业技术的地域性要求很强,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地块所需要的技术都可能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因地制宜成为农业技术应用的首要前提;第三,农业技术应用后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产品的自然风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农业技术的这些特征,使得农业技术供给体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再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农业的任何技术都是在相应的制度环境下产生、使用和发挥作用的。
农业的制度安排同技术创新与推广有很强的联系。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业技术应用的制度环境相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曾经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对既有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随之而来的农业超小规模经营,却带来了农户技术采用的较高成本。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都导致了小规模农业经营机会成本的不断提高。2001年,非农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贡献率超过一半,达到55%,而外出打工收入又构成了非农收入的主要源泉。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更加倾向于对非农产业的选择。此外,我国目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又使得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农户的技术需求千差万别,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民的需要相适应。
可见,现行农业制度的设计与创新安排没有将科技进步作为其内生性因素,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农业科技贡献的提高呼唤着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这种创新是包含土地制度、农村技术推广中介组织以及农村整体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一个综合体系。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使科技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组织创新比技术创新本身显得更为重要。
4.农民正式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农民是农业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及其对技术的吸纳能力和采用新技术的要求,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再好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如果不能被农民所掌握,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说,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正式教育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还有40%的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在小学或小学以下的程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目前,农村教育中的各种学杂费用使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承受,学生只好放弃学业。同时,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教育作为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在短期内不可能产生直接的家庭收益,而如果让学生帮助家里分担一些劳动或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对贫困家庭来说则是更为经济的选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农村正规教育几乎变成了一个农村孩子改变自己身份、地位以及跳出农门的最为现实的选择,而一旦这种跳出失败,他们就成了没有任何农业生产技能的农民。这一事实也造成了一些农民面对正式教育时的畏缩不前。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农民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渠道。这里所指的职业教育是针对农村特点的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技能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新一代的农民可以掌握远远超出其父辈水准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农业技术培训则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只有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农村技术进步与创新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才会有真正保障。
5.农业科技推广中正式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关系
我国正式的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曾经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和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正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还缺乏必要的技术储备,以追求大宗农产品产量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农业技术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致富心切的农民所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技术需求。而且,正式组织是将农民作为农业新技术的单纯接受者来对待的,其潜在含义就是现行制度安排缺乏对农村社区“乡土组织管理”的认同与挖掘,而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恰恰是这种“乡土组织管理”形式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推广中正式组织存在的这些缺陷,为民间组织的产生创造了空间和余地。
农村专业协会正是在正式组织的制度空缺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多是以某种专业产品或某项专业技术服务为对象,在自愿互利、平等协商的前提下,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一种互助性的民间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它适应了现阶段农技推广正式组织无法满足农民技术要求,农民单家独户又难以与拥有科学技术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打交道的现实,为解决引进和推广新技术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它顺应了农户需要得到各类农业技术和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服务的愿望,为农民获得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服务;它为从事相似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技术和信息的场所,有利于减少农民在商品生产中的风险,从而使专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防止和克服生产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此外,民间组织来自民间,又使其贴近民众,有助于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弱势地位,提高他们与龙头企业、公司和其他组织的谈判地位。当然,民间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在现阶段虽然不容忽视,但其职能还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王元 胥和平 刘冬梅)
(作者单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