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成为职业选择
发布时间:2003-10-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以“ preasantry”(传统农民)而不是以“farmer”(职业农民)称呼中国农民。如今,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正涌现出一个日渐扩大的职业农民群体,他们使过去的翻译“惯例”面临挑战。
浙江人陈文新就是这个新兴群体中的一员,一年前他在上海近郊承包了1.3公顷土地种植绿化苗木,成立了上海文新园艺公司。与传统农民不同,陈文新拥有一栋两层的办公楼,每天和他的8名雇员在此准时上下班,大家在下班时总习惯先洗个澡,换下工作服后再回家。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持生计,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
上海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吴志冲研究员认为,长三角地区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是中国职业农民率先出现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否自愿选择农业作为职业,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于冷教授说。过去的中国农民大多源自“无奈的世袭”。2001年1月1日起在上海郊区农村出生的小孩,都将直接被登记为城镇居民,“农民”不再是他们“世袭”的身份印记。而最多在10年之后,户籍意义上的农民将在上海消失,“农民”将成为纯粹的“职业称谓”。
“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实质上是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中国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这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意义深远。”于冷评论说。
作者:季明 崔砺金 文章来源于:新华社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