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须再上台阶
发布时间:2003-10-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除农民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种养项目的选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从宏观上制定相对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济南市体改办有关研究人员日前表示,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就是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据介绍,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之中及外围地带,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鲜、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并具有旅游观赏等特点的特殊形态的农业。都市农业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后迅速向其他国家传播、普及。目前,我国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都先后做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在向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向城市居民提供食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们旅游、休闲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农业结构的变化有其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城市圈层来看,其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粮食比重不断下降,观赏性、休闲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农业比重增加;在粮食比重下降的同时,农业已不再单纯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其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到产前和产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农工商一体化体系,实质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领域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产品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装备和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城市消费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新特点,尤其是对休闲、旅游、观光以及对环境改善的需求增长很快,为都市农业展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位研究人员认为,在都市农业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应为:以服务城市、实现城市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依靠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改造,借助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依托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促进都市农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都市相对农村而言,具有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首先,城市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设施,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第二,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城市也比较集中,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10倍。第三,城市居民消费占据了全国近70%的市场,市场发育体系比较完善,信息比较灵敏。第四,城市的基础条件好,资金相对充足,有能力配套建设高起点、高层次的农业项目。
都市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农业,农业市场体系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把市场体系建设作为都市农业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只有健全、规范、交易活跃的市场才能真正反映资源配置状况,才能真正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高效益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特征,而高效益需借助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得以实现。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农民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体系,它不同于产业链条分割、各环节分置于不同部门管理的传统农业,而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其产业化程度较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此外,建立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政府对农业结构的宏观调控,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等都是都市农业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措施。
作者:李英涛 谢连庆 (转摘中国农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