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4-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生产过程中不加入任何化肥农药及防腐剂,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产品被公认为是绿色保健食品,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废弃的塑料菌袋造成白色污染,目前通过回收和焚烧已经消除。年产上万吨黑木耳的黑龙江省东宁县,依靠科学发展观,打造出一条富民强县绿色的产业链。
上世纪70年代,东宁县和其他地方一样采用木耳段人工种植。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他们采用袋装柞桦木木屑掺加稻糠等原料生产。消化了木材加工企业的废料。近年来全县103个村有99个村都发展了黑木耳,木屑供应不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技术人员尝试用树叶粉碎后当作原料,在一些农户中推广,获得了成功。有关部门还引导农民利用生产黑木耳的废弃料,进行高温消毒后,掺入30%的新原料用于滑子蘑、平菇栽培,每袋可降低成本0.1元,还节省了锯末、米糠等原料。前些年废弃的菌袋堆在地里,其中的塑料袋造成了白色污染。近年来该县三令五申要求焚烧或回收,农民也意识到它的危害。现在该县已有两家废塑料加工厂,回收了许多塑料袋。其余大都焚烧后成了地里的肥料。目前他们正考虑通过引资,利用这些废料生产有机肥。
过去,东宁县在菌种栽培上都是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生产,由于技术水平、标准等差异,既重复浪费,又使质量难以保证。作为全国黑木耳最大产地,今年食用菌发展数量达3.6亿袋。如今,他们使用新型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工厂化生产”。东宁县三岔口镇东兴村黑木耳生产大户金哲明,今年投资4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菌袋加工厂,计划生产80万袋木耳菌,自己栽用20万袋,其余60万袋已被周边村屯耳农订购一空。机械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杂菌少、质量好,提高黑木耳的质量。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铺就了一条全面奔小康的黑木耳产业之路,实现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2004年,全县黑木耳发展总量突破2.4亿袋,人均收入4316元,其中单黑木耳一项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东宁县黑木耳产业消化劳动力2.4万人,带动食用菌商店36家、草帘编织厂16个、饮食服务、锯末加工等行业竞相发展,通过黑木耳及相关产业共实现产值10亿多元,纯利润2.76亿元,拉动社会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东宁县组建了绥阳黑木耳加工集团,年加工量达100万斤以上。“绥阳耳”牌黑木耳通过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AA级绿色食品标志。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逐步形成了生产基地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的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格局。
如今,东宁县正研制黑木耳多糖提取,黑木耳补铁、补钙功能利用,木耳冲剂、木耳糖、木耳饮料等医疗保健产品的开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