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增强发展能力构建和谐中江

    发布时间:2005-05-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胡锦涛同志把它阐述为28个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刻理解这28个字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构建和谐中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月22日,中江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围绕“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和谐新中江”开展了集体研讨,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决心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新中江。

      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目标抓好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好发展,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新中江,是中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构建和谐新中江,既要考虑中江的实际情况,又要把它纳入全省丘区大县和全市范围内统筹思考和努力奋斗。

      发展不足是中江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始终牢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发展的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回顾1995年以来,省委每年对全省181个县进行综合实力评价考核,评出“十强县”和“类区先进县”进行表彰,评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后,引起强烈反响,对树立地区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各地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谁发展快,谁的位次就上升,反之则下降。总体上看,丘陵地区在全省发展整体格局中发挥的作用趋于降低,位次下滑。中江面对标兵越走越远、追兵越走越快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根据我们县的县情,把实现丘区经济强县目标定位为: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相统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综合经济实力争取位居四川百万人口大县前列,丘区前10位、百万人口大县前3位,实现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的目标。

      提高发展能力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提升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提高城市化水平。把城市规划与土地经营紧密结合。我们结合中江县城三山两水的地理特征,按照五纵三横一环线、可以容纳30万人的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框架,高起点搞好县城规划,做到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各个区域的发展,造就城市土地不同地级的增值。

      加大小集镇建设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将小集镇建设土地供应权收归国土资源局,由国土资源局按各乡镇供地计划组织挂牌、招标、拍卖出让。重点加快仓山、龙台等15个国家、省级重点小集镇建设步伐,扩大小集镇规模,提高转化和接收农民的综合能力。对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采取契约制、股份制、会员制、托管制等方式,使龙头企业(协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产业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开放的市场经济观念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乡和区域联动发展,处理好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确立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狠抓骨干基地和骨干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化带动粮油、畜禽、蚕茧传统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突破性抓好瘦肉猪、肉牛、肉羊、蚕茧、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中药材、优质水果、小家禽基地建设。依托大都市,开发大市场,发展大城郊型绿色产业经济,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实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铸强农业产业链,努力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实现农、工、商并进,产、加、销相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标准制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从种子、种畜、种苗到栽培、养殖过程,从农产品收购、储存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业信息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支持农民组织农产品营销协会,解决农民与市场的连接问题。鼓励农村营销大户开辟农产品市场,为农民解决卖难问题。通过努力,把中江建成全国优质粮油产业经济大县、全国畜禽产业经济大县、全国丹参白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县、全国食用菌产业经济大县和全国蚕茧产业经济大县。

      构建工农互动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发展格局

      我们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业抓工业、抓好工业带农业,把龙头企业作为工业和农业的联接点,加快工业集中区开发与建设,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技术改造为动力,政策扶持为手段,狠抓食品、纺织、医药、建材、印刷五大支柱产业和华东食品、新世纪丝绸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努力抓好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各乡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资源,通过外引内联、吸引民间资本等措施,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的企业,切实做好“工业兴镇”文章。突出抓好民营经济,采取放宽投资领域、发放小额贷款、建立担保基金、对重点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等多种措施,支持个、私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中江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大力激活民间投资,着力推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全县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通过艰苦奋斗,建设标准化的通乡、通村公路网络体系,使路网通行能力、抗灾能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争取国家、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支持,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入为辅,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33亿元,总库容2350万立方米的黄鹿水库建成后可解决中江北面20万亩农田的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科教强县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树立人才经营观念,大力推进科技兴县,提速人才经济。一是培育和壮大人才资源。通过输送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在县内建立高等院校实习基地,请专家学者到县内举办科学技术知识讲座,下派技术人员到基层传授科学技术,督促基层科技工作者到一线指导生产,鼓励农户之间相互帮扶等六项具体措施,在全县上下建立覆盖各个领域和生产环节的培训网络,培育和壮大人才资源。二是提速人才经济。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创造宽松的软环境,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人才入股、岗位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提速人才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狠抓劳务输出,提速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江是141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占40%,因此,我们把解决“三农”问题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中江是全国、全省劳务输出大县的优势,加大政府引导和服务力度,搞好劳务输出上岗前培训,通过群团组织输出,中介组织输出,能人组织输出和“亲带亲、邻带邻”的输出,按照“依托川内,巩固东部、拓展西部、开拓海外”的思路,劳务输出形成政府引导、中介输出、民间互助的新格局,争创劳务品牌,打响中江农民工品牌,把中江建成全国劳务输出产业经济大县。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