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遏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大连市民最好远离

    发布时间:2006-07-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7月份进入野生蘑菇盛产期,大连市部分城乡居民有采摘蘑菇自食或出售的习惯,以往常有因自采或购买毒蘑菇食用造成中毒的事件发生。为此,大连市食安委发出预警,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据了解,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常见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

      有毒的蘑菇外形与食用菌往往相似,极容易混淆。毒蘑菇与食用菌之间尚缺乏简单可靠的鉴别方法,一般认为毒蘑菇有以下特点:菌盖色泽艳丽或呈黏土色,表面黏脆,菌柄上有菌环、菌托,多生长于腐物或粪肥上,破碎后立即变色,煮食可使银器、大蒜、米饭变黑等。毒蘑菇毒性非常强,发病急,一般食用几小时就会出现不适,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据统计,毒蘑菇中毒人数虽只占总食物中毒人数的5.1%,但死亡人数却占到一半以上。

      为此,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中毒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建立应急队伍,健全相关的报告制度和责任制度。其次要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发出野生毒蘑菇中毒预警信息,提示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农村要宣传到村组,城市要宣传到社区。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学校集体食堂的监管,防止有毒蘑菇流入市场和餐饮单位。

      相关专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蘑菇,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自己不认识的野蘑菇,最好买曾吃过的或人工培育的,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如果不小心误食野生蘑菇中毒,首先应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其次,在等待救护车赶到前,身边的人应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还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信息来源:大连日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