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2-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广西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充分利用丰富的牛粪、稻草资源,大力发展蘑菇种植,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日前,笔者在卖酒镇党州村村民陈成的蘑菇基地看到,一包包码得整整齐齐的干牛粪、一座座小山似的稻草堆,十几个农民在紧张地忙碌。陈成说,过几天,还要再请二三十人帮忙上料、下种。
曾外出打工的陈成在2003年回家,开始种蘑菇,尝到甜头后,他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100平方米到现在的310平方米。“到出菇的时候,白花花一片,一揪就是一两毛钱,跟捡金元宝似的。”陈成高兴地说。去年,陈成310平方米的蘑菇大棚,纯收入10000多元。
陈成是兴业县卖酒镇众多菇农中普通的一个。近几年来,该镇把蘑菇种植作为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来抓,建立蘑菇种植协会,切实帮助菇农解决资金、技术难题。同时,引进桂平客商办起蘑菇加工厂,与菇农签订收购合同,解决了菇农后顾之忧。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蘑菇种植行业。目前,该镇党州村已达200多人,蘑菇种植面积达8万平方米,年产值超240多万元。蘑菇产业的迅速发展,让昔日了不起眼的牛粪和稻草成为了抢手货,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蘑菇产业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采摘完蘑菇后的废菌料成为还田的好肥料,每67平方米的废菌料可还田一亩,基本上不需施化肥,可减少化肥成本150元。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