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1月29日上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新征程、新风貌———十七大精神在淮北”主题采访活动启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我市最偏远的乡镇———濉溪县双堆集镇,扑面而来的是发展创业的氛围和大干快上的热潮。
上午11时,记者到了当地有名的食用菌生产厂家昌顺菇业。“我刚从宿州火车站发货回来,这一趟共向郑州送去400多公斤杏孢菇,这些地道的‘绿色食品’市场行情很好。”刚打照面,昌顺菇业年仅38岁的老板王道顺就喜滋滋地说。据王道顺介绍,厂里生产的蘑菇轮流发往上海、南京、合肥、郑州等大中城市,每天的发货量都是400公斤左右,一天也不间断,典型的订单生产。
在昌顺菇业大门口,玉米芯、棉籽壳、麸皮等食用菌原料堆成了小山。车间内摆放蘑菇菌种的铁架子多达7层,一直伸到屋顶,30多名穿着工作服的人员在忙着采摘、上种、消毒、烧锅炉等等。“我在这里一月收入600多块,下班回家还能帮干农活。这个厂还带起了另两家大厂,3个厂共有100多人,收入都和我差不多,很满意。”职工王婷婷这样说。
“十七大精神鼓舞人心,指明了发展方向。去年,政府无偿给了我8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政策这样好,错过发展机遇太可惜了。”临别时,王道顺道出了心声。
在镇政府通往镇内最偏僻的曹坊村修路现场,施刘村的村民修路忘记了午饭。这条路长7.8公里,是濉溪县“村村通”富民工程之一。施刘村村民于从保感慨地介绍:“以前路况差,农副产品外运难,小麦价比市价低几分钱也没人来买,家家户户都愁得慌。现在大马路修到家门口,生产、生活真是方便,路通了,人心也通了。”
为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该县着力扶弱促强,促进弱镇奋起,鞭策强镇更强。对双堆集镇这样相对后进的地区,出台了加快发展的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各委、办、局结对帮扶该镇的各行政村。对濉溪镇、刘桥镇、韩村镇等经济强镇,则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速度。在刘桥镇,5000亩工业集中区在加紧建设中。区内正在洽谈的大项目有4个,投资从4000多万元到4.5亿元,涉及观光旅游、太阳能开发、塑钢门窗、汽车轮胎防老化剂。而该镇原有的招商引资项目金林板业、三利化工等已产业巨大效益,变废为宝的新源热电厂即将投产。
在这种协调发展的局面中,濉溪县2007年生产总值可达60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收入可达5.85亿元,同比增长39.1%;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3222元,同比增长13%。
编辑:黑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