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女菇王”种菇有高招 食用菌致富有保障

    发布时间:2008-03-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九分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主人叫傅明春,三十出头,人称“女菇王”。去年11月份,傅明春一家在这里承包闲置房舍10幢,面积2600平方米,一次性投资6万元,购进棉籽壳5万公斤,种植金针菇7万多袋。从今年2月份出菇以来,平均每天产菇400公斤以上,全部由固定商贩上门批发,随产随销。

      “女菇王”一脸喜悦地告诉笔者,到5月份产菇期结束,这茬金针菇总产量达4.2万公斤,不仅能收回全部投资,还可获利8万元以上。

      谈及“育菇经”,“女菇王”更是娓娓叙来,如数家珍。傅明春说,金针菇最适宜在0-15℃之间栽培,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步:拌料,装袋。将原料棉壳80%、麸皮、玉米粉各10%混合,然后用水均匀喷洒在混和料上,料水比1∶1.3,拌匀。过12小时混和料与水充分均和后,便可装袋。塑料袋长40厘米,宽17厘米,厚0.04毫米,要求装紧压实后,袋中料高15-16厘米,并排出袋内空气,用细绳扎紧袋口。

      第二步:灭菌,接种,发菌。将栽培袋置于常压或高压锅内,码齐,每4排高须用竹架板隔开,并留出4厘米以上空隙。待袋内温度达到100℃时,再维持12小时,随后温度降到80℃以下,开启锅门,将灭菌后的袋子移至接种室,让其自然冷却。袋温降到30℃以下时,可趁余热把袋子放入接种箱。接种前保持接种箱干净,按接种箱体积每立方米用10毫升甲醛,10克高锰酸钾熏蒸30分钟,栽培袋入箱后,再用同剂量的上述药剂熏蒸30分钟后接种。接种时先解开袋口,把菌种撒到袋内培养料上,以表面有一层薄的菌种为宜。把接种后的袋口对折后用皮筋扣上,皮筋尽量靠近袋表面,这样既可保证通风,又可防止菌种移动。此后把接种后的袋子码齐,长度随意,宽8个,高5层。如果在9至10月栽培,可只放一层,宽10个,长8米,发菌须在黑暗中进行,不能有强光照射,保持室内干燥。

      第三步:出菇,采收。当袋内菌丝长满三分之二时,可打开袋口出菇,并剔除培养料表面老菌皮,盖上薄膜。出菇期间室内地表一定要经常洒水,保持湿度在90%左右。

      剔除老菌皮后7-10天,料表面出现黄水,由此进入现蕾期。当袋口出现密密麻麻的小菇蕾时,应敞开薄膜通风,每天1-3小时,视蕾粗细适当减少或增加通风。一般从现蕾开始10-15天,金针菇可长到15-20厘米长,这时便可采菇。将手沿袋壁伸进袋内,握住菇的根部,轻轻一扭即可采下。待菇采完,清除料表面杂物,然后用水喷湿料的表面或加少量营养液,盖上薄膜。7-10天后可进入下一茬采摘,出菇期一般可连续采4-5茬,每袋可采菇0.6公斤。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