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7-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日前,笔者来到山东省小蘑菇养殖先进村———齐河县表白寺镇蔡西村,村支书刘允强笑着说:“现在天热了,已过了产菇期,村民都抓住这个‘断档期’在家里养木耳,你们要是二三月份来,那场面才真热闹呢。”
2005年,蔡西村开始利用村里的600亩林地养殖双孢菇,当时只有23家农户养菇,现在全村98户家家养菇,菇棚由起初的70个棚,发展到2100多个棚,产量也由每天4000斤,提高到现在产菇高峰期的每天3万多斤。如今,蔡西村年出菇600余万斤,年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菇农年人均增收2万元。
蔡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村,由于这里的双孢菇产量高,质量好,因而吸引了许多蘑菇加工企业的目光。聊城市的艾雅贵食品有限公司第一个“相中”了蔡西,到了产菇期,公司每天都派车到地头上收蘑菇,现场结算。刘书记说,最多时,全村一天的蘑菇就卖了6万多元。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邹平市一家与美国合资的盐业公司和滨州市的美孚德食品有限公司也看中了蔡西这块“宝地”,纷纷上这里来“淘金”。在今年1月产菇高峰期,这三家企业不约而至,开始了一场蘑菇争夺战。那时,每天村里的地头上都停着四五辆大卡车,因为蘑菇产量有限,为了能抢到货源,这三家企业轮番涨价,你两块钱一斤,我就两块二,最高时,每斤蘑菇卖到了2.5元,这可把菇农们乐坏了,有的大户一天就卖了2000多元。谈到当时的情景,刘书记依然兴奋。
为进一步增加产量,今年蔡西村把村里5个闲置的场院全部利用起来,建起了13个42米长的菇棚。他们还与章丘市枣园镇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利用产菇的“断档期”搞起了黑木耳养殖。“现在俺村的食用菌产业是越做越大,带动镇上的李见、蔡东、李英等6个村也搞起了蘑菇养殖,现在全镇的蘑菇大棚已发展到6000多个。”刘书记说。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