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福建省洛阳市福达美农业生产有限公司利用世界首创的悬挂式高密度种植技术和工厂化生产模式生产珍稀食用菌杏鲍菇,年产量达到2000多吨,单一品种产量居亚洲第一。
福达美公司是集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高档珍稀食用菌的种植和研发。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该公司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共研发出杏鲍菇等12个可供工厂化生产的高档珍稀食用菌品种,其中的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被称为“平菇王”。
和其他食用菌种植者不同,福达美公司采用的是工厂化生产方式。从2002年开始,该企业在洛龙区陆续建设了3条杏鲍菇生产线,每年可产杏鲍菇2000多吨。据农业部官员证实,这一产量目前居亚洲杏鲍菇生产企业的第一位。这些生产线的建成,也标志着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化模式的诞生,从而填补了我国食用菌行业的空白。
记者近日在该企业看到:灭菌、接种、发菌、出菇、分拣包装等程序全部在干净整洁的厂房中进行。其中的发菌、出菇车间均实行温度、湿度和通风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杏鲍菇的四季生产,是全国唯一可四季规模生产杏鲍菇的厂家。在发菌和出菇环节,该企业采用的是独创的悬挂式高密度种植技术,杏鲍菇培养基摆放的层数多达十几层。据企业负责人介绍,除目前已建成的3条生产线外,该企业还计划再建设5条生产线。这8条生产线规划占地100多亩,可年产杏鲍菇6000吨。如果采用传统种植技术,生产同样数量的杏鲍菇,则需要占地2400亩。
此外,该企业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他们用秸秆、玉米芯、棉籽壳等作原料,栽培杏鲍菇;从杏鲍菇中提取功能性食品基料真菌多糖。而栽培食用菌剩余的培养基用来养殖蚯蚓,含有蚯蚓粪便的培养基可作上等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福达美公司共利用秸秆、玉米芯、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3500吨,实现销售收入3900多万元。
该企业严把质量关,在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每批次产品都有严格监测。2002年以来,该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进出口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目前,该企业产品80%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其余绝大部分销售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