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任志梅)由于河北省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与科技水平比较低,有的市、县种殖业,养殖业等产业布局分散、管理粗放、规模优势不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形成新的经济优势,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开展“送教下乡”,能有力地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得农民有能力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市场变化及时换代升级生产技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及时培育开发新产业、新产品,从而致富增收。目前,“送教下乡”在有些地方已经初现成效。
灵寿县南朱乐村有多年种植食用菌的传统,过去种植只凭经验不凭科技,种植收益甚微,农民积极性不高。“工程”实施后,县职教中心来村里办起了食用菌种植培训班,全村564户,家家种上大棚,运用科技种植蘑菇,收益明显提高。村民李俊九家有20多个食用菌大棚,上学后,引进了茶树菇、杏鲍菇等新品种,价格比以前的品种要高三四倍,今年估计能多收入40多万元。南宫市马宝珍在该市职教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种植了7个大棚15万斤的食用菌,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不仅轻轻松松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还在市区买了房子。他说,这些事情原来想都不敢想。如今,在南宫职教中心的指导帮助下,南宫市后刘丘、林庄、尧村等18个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西乞村、卢庄、底口王村等20余个村庄成为万亩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示范基地,全市的种植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民们实现了有业者更乐业,无业者有业的梦想。
编辑:张志林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