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焚烧农作物秸秆,污染大气,让天空灰蒙蒙,烟雾迷城一直是困扰合肥的难题之一。不过,肥东一家蘑菇生产基地将秸秆当做“宝贝”,利用农作物秸秆当做培养蘑菇的“营养源”,产量达6000多吨,现已成为合肥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这个合肥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就是位于肥东县元疃镇的丰宝种养殖公司,整个蘑菇基地有数百个蘑菇大棚,大棚里的万余根“蘑菇棒”每三天就可以采摘一次,过三天又长出一茬来,连续可以采摘9个月,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蘑菇“印钞厂”。丰宝负责人吴志元告诉记者,他们现有食用菌钢架大棚800多亩,年生产平菇、香菇以及各类珍稀食用菌400多万袋,产量达60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
“我们用农作物秸秆当做食用菌的培养料,每年可消耗大量的农作秸秆,这样就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吴志元说。据了解,他们通过栽培试验,发现农作物秸秆与木屑、棉籽壳的化学组成基本相似,很适合栽培食用,于是他们开始收购秸秆,经粉碎拌料作为食用菌培养料。
吴志元算了笔账:以生产平菇为例,每生产1万袋平菇约需秸秆6吨,去年一年消耗的秸秆约5000吨。一家一户“消灭”农作物秸秆,规模还是太小,于是吴志元又成立食用菌合作社才能大规模地消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元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4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户均种植食用菌1万袋,年收益近2万元,他们计划到2012年,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吨。“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食用菌培养料,既避免焚烧秸秆造成浪费和空气污染,又能使菌类在秸秆培养料的滋养下实现高产,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肥东县农委相关人员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