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记者24日从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人工栽培绣球菌取得突破,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
据了解,绣球菌野生资源储藏量稀少,人工栽培难度大。我国仅在黑龙江、吉林、西藏、云南、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分布有绣球菌。我国科研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绣球菌人工栽培的研究,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于1994年起对该领域展开科研,2004年他们从日本引进4个菌株,2005年人工栽培出首批绣球菌,在国内率先突破绣球菌人工栽培瓶颈取得成功。
24日,在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菌种试验房内,记者看到了长得极像白木耳的绣球菌,它们洁白的花团状外形类似绣球(如图)。目前在我国只有在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才能见到它人工繁殖的身影。绣球菌身价昂贵,在国际市场每公斤干品价值2000元左右,它富含的多糖比灵芝多2~3倍,抗癌效果卓越。(廖云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