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0年底,我市组织食用菌产业考察团赴西峡县考察,西峡县食用菌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给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的好处令人赞叹。赞叹之余,我们该向西峡学些什么呢?
据了解,西峡的食用菌产业与我市一样,也是起步于是1995年左右。经过15年的发展,西峡的食用菌产业远远超过了我们:2010年我市食用菌栽培规模1亿袋,实现产值6.2亿元;而西峡一个县的栽培规模达到1.1亿袋,产值7亿元。为什么?两个字:坚持。西峡县认准了目标,坚持了15年,终于修成了“正果”;而其间我市的食用菌产业起起落落、时断时续,因此造成了差距。
发展食用菌,要学习西峡人敢为人先的气魄:西峡县双龙香菇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10亿元,被业界公认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香菇集散中心;正在建设的“西峡香菇城”集香菇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科研会展、质量检测为一体,为香菇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
发展食用菌,要学习西峡各级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支持。西峡县在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袋料供应、技术服务方面下足了工夫。县、乡(镇)每年组织车辆到东北等地为菇农购进袋料。县、乡两级设专业部门,村设有“植保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达到“专业户家喻户晓,菇农人人皆知”。
发展食用菌,还要学习西峡在营销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该县着力培育食用菌市场体系建设,狠抓市场体系和经纪人的培养。在食用菌采摘后的商品处理上,西峡县对香菇采摘后进行包装分级,实行优质优价,最好的每公斤可卖到400元。
西峡县与我市的卢氏县相邻。我市在食用菌发展上也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我市的果树面积230万亩,每年修剪的大量果枝,据初步测算可生产2.5亿到3亿袋香菇,为发展食用菌提供了独特而充足的原料。
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争农时、不争粮地、不争地肥的行业优势,可以大量消化农业废弃物,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要求。
我市“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定已经确定。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发展食用菌这一绿色产业对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真正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为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给足力量。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