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湖北随县食用菌产业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2-08-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用菌在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在全国享有盛名。目前在我县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0%,山区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食用菌。然而,在当今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源保植、种植观念、经营观念、菌种生产、产业政策的基础性条件上。如何缓解生产中的矛盾,以防菇贱伤农、企业受损、资源浪费,保证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成为我县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
        一、资源保护与培植问题
        随北诸镇是我县食用菌主产地,由于近几年发展迅猛和其它用才,原有的青山变为秃山,312(牛程线)省道两旁森林覆盖率不到10%,以村为单位的局部地区,还有达不到5%的现象。再就是资源外流仍很严重。
        建议与对策:建议林业部门对全县荒山做好全面统计,拟定灭荒计划,营造好松栎混交林。继续加大对乱砍滥伐违法经营的打击力度,科学规范地做好林业砍伐手续审批。严禁不合理的资源外流现象发生。必须落实好柴改煤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着力扶持研发草腐菌生产,以缓解对林木过度地依赖。
        二、种植观念问题
        目前我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2011年已达近6万户,工厂化、集约化栽培不到0.4%,大多仍以庭园式种植为主。就菇农种植的现状仍然是逢俏就撵、蜂涌而上,逢滞就丢,管理粗放,缺乏精品管理意识,种植环境卫生不良,香菇品质无法形成市场优势。去冬今春出现种植香菇以来的又一次次大跌价时期,除了国家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所影响外,与菇民过度地盲目发展也有直接关系。
        建议与对策:要发挥好食用菌协会的技术和协调作用,充分利用一切科技活动,在菇民中推广高产优质菇、无公害种植技术培训,要彻底改变菇民的只求产量、忽视质量、忽视卫生安全的思想意识。要在全县统一推广无公害培养基科学配方和栽培模式,严防香菇中含有重金属超标及残留物等不卫生现象发生。要根据菇农的劳力等情况必须控制种植数量,切勿盲目上马,扩大规模。大力扶持菌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应变市场的能力。
        三、经营观念问题
        香菇经营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导项目,由于在加工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虽有出口企业,但仍然不能应变市场波动,无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建议与对策:鼓励企业在粗加工的基础上向精深加工转向,以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大胆地引进精深加工的技术及人才,要通过产学研的国家政策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要技术,要合作方向及合作经验,要善于向科研机构提精深加工的课题。要多参入国际市场的大舞台,顺应市场形势找深加工的门路,要根据人们生活保健结构的需求找项目,来转变粗加工是唯一的传统经营意识。
        四、菌种生产中的矛盾问题
        随县是我国菌种生产的第一大县,由于受原来随州市和曾都区管理部门的管理混乱现象根源影响,现在仍处在管理混乱的景况。去年六月份县食用菌管理站公布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名额,有部分办证的菌种生产单位与省农业厅菌管局精神相违背。目前,菌种市场恶性竞争,劣质菌种大量流向市场,每年因菌种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屡见不鲜,去年厉山、高城、洪山,今年殷店、洪山等镇较为严重,给菇农造成重大的损失,浪费大量的资源。
        建议与对策:建议政府严肃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要杜绝办人情证、见钱发证的现象。菌种生产者必须要有技术能力、有经济实力、有良好的设施环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和扶持菌种生产单位走股份制、集团化的路子,以增强菌种生产单位的综合实力。坚决取缔无资质、无能力的小作坊菌种厂。在随南随北建木腐菌、随中建立草腐菌选繁基地,从品种的产量、适应性、抗逆性上做好良种的选育稳定工作。同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湖北省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来制定适合我县的食用菌管理条例。
        五、产业政策中的问题
        食用菌在我县种植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没有卫生标准化规模种植示范基地,没有专项的技术研发资金扶持,没有规范的行政管理机构来引导菇民走科学化的种植路子,没有地方性法规条例来规范生产行为,在食用菌深加工上招商引资上缺乏力度。
        建议与对策:建议政府成立食用菌专业领导机构,组织一批有素质,有技术的人才来领导全县食用菌生产。在有代表性的殷店、三里岗镇建立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来引导菇农种出人们食用放心、出口畅通的卫生菇。政府要对新品种选育、无公害基地建设、走专业合作社路子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项目,给予扶持资金。同时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放在富民强县工作重点上,建议制定地方法规规范食用菌生产。给予该产业向高深领域发展,特别是要加大精深加工企业招商优惠政策倾斜力度。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