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裴金玲)近日,记者考察了福建沙县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沙县金农菌业有限公司一间间的厂房里,一层层的铁架上,摆放着一袋袋正在生长的食用菌金针菇。而袋子里装着的原材料,却是用一些农业生产的废料做成的。
据了解,厂房中最有技术性含量的,要数封闭式的控温食用菌房。它利用现代设备、设施,对食用菌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自动化调节,创造出适合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环境。这就改变了以往季节性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周年化生产食用菌。
负责人郑永彬说:“要说这种创新型栽培食用菌技术的优点,还是要首推“变废为宝”的循环式生产。比如,生产食用菌金针菇,用的原料大都是农业生产中废弃的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谷皮等,通过加水搅拌等一系列工序后,再历经70多天的培育,就能产出新鲜的食用菌。而产完菇后的废料,还可以用作农作物种植的肥料,进行循环利用。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