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打造出一个令业界惊叹的“海鲜菇王国”
发布时间:2013-03-18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这批风干脱水的袋装海鲜菇投入市场以来,已销出10万多袋,还有不少经销商前来联系代销业务。”24日,在顺昌县大武夷珍品馆特色农副产品展示柜前,饶氏佰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建青谈起历时一年多,投资30余万元研发出的海鲜菇风干脱水技术时,不无得意。
无独有偶。来到顺昌县宏瑞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灿泉拿出正在研制中的开袋即食海鲜菇产品:“一旦通过相关机构认定,这种新产品明春即可投产。”
从鲜食袋装到风干脱水、开袋即食,种种举措表明,顺昌海鲜菇正转型升级,向深加工方向转化。
顺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10年前仅5家,发展到如今53家,占全国80%的海鲜菇销量,年创产值达4亿元,打造出了一个令业界惊叹的“海鲜菇王国”。
“目前我们仅打开全国一线大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海鲜菇市场,进一步开拓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仍然大有作为。”分管副县长张炳恒信心满满,“政府要在扶大限小、促进生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做文章,引导海鲜菇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扶大限小 辐射带“富”万户农家
所谓扶大限小,就是通过政策引导,给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而对小规模的同质化同类企业进行限制,让顺昌“菇”开得更艳更美。张炳恒这样解释。
在顺昌县郑坊乡,记者看到,由神农菇业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创办的200亩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
“食用菌中富含降解质和各种氨基酸等,是极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产品,有人说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的不如吃‘ 一条腿’。而这‘一条腿’,说的就是菇类。” 顺昌县食用菌办主任王忠宏介绍,“菇类生产都是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是废物利用的生态产业;工厂化生产做到各项指标可控,极其符合健康食品要求。”
神农菇业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200万元重点扶持资金,并成为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产值可达3亿元。
届时,这里将拥有全省首个可供旅游观光的工厂化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生产线;食用菌冷链物流中心和即食、素食类食品的食用菌深加工中心;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技术研究所……神农菇业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国内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规模最大、研发工艺技术最强、生产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优的食用菌研发和生产基地。
这正是顺昌“一朵菇”在今后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上的“方向标”。
2001年,神农菇业从日本引进海鲜菇,通过工艺改进,自主研发出“神农白雪”新品种,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生产,迅速赢得市场青睐。最好年份,海鲜菇价格每公斤为14-24元,其中“神农白雪”每公斤最高达36元,在节日期间甚至供不应求。
在神农菇业的带动示范下,10年来,顺昌海鲜菇产业从小做大,每年工厂化生产海鲜菇突破1亿袋、总量4万吨,日产鲜菇100吨以上,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2011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目前,全县海鲜菇产业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辐射带动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上万人,顺昌已成为闽北海鲜菇的集散中心。
科技攻关 铺就经济生态“双赢”路
食用菌生产与保护森林资源,似乎总有着解不开的“死结”。海鲜菇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麦皮、玉米粉、玉米芯和草粉,为了保证入口质感,需要掺极少量的杂木屑。虽然杂木屑使用量在菇类生产中不到10%,但以全县53家同类企业日产100吨海鲜菇计算,也是个不小的规模,这也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软肋”。
生产与保护,是进还是退,曾一度让顺昌海鲜菇发展陷入困境。
“顺昌海鲜菇工厂化从试种、示范到推广,十年来,已有丰富的种植技术经验,打造了有知名度的品牌。放弃海鲜菇产业,放任海鲜菇生产倒退,是不符合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形势。”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赵木松如是说。
为了促进海鲜菇产业走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县委、县政府一方面采取不炼山造林、不足额采伐,永留阔叶生态树种、“赎买”青山、加大造林力度等措施,保住青山绿水;另一方面,严抓盗砍滥伐,引导海鲜菇从业企业技术攻关,从原料配方入手,利用棉壳、稻草、秸秆等辅料替代杂木屑。
2009年,作为顺昌菇业的龙头企业,神农菇业率先开始进行自主科研攻关,通过添加嗜热微生物、进行堆积发酵、延长发酵时间等办法,去除阻碍菌丝生长的物质,成功地用杉木屑替代杂木屑。2011年,该公司再投资200多万元,对接省农科院的海鲜菇废料工厂化生产姬松茸项目,对海鲜菇生产废料进行再循环利用,生产姬松茸。
神农菇业的做法,无疑给顺昌“一朵菇”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可行的绿色发展之路。该公司总经理池茂连的话掷地有声:“神农通过近几年的科技投入、科研攻关,已完全使用杉木屑替代杂木屑,突破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软肋’,公司愿意将技术无偿提供给全县同行。”
“随着技术的更新,神农菇业、广生食品、宏瑞菇业等企业现在已经做到使用杉木屑替代杂木屑,甚至可用玉米芯、菌草代替木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也将逐步减小。”县食用菌办王忠宏证实。
“针对极个别企业存在私自收购枝丫材的行为,县工厂化食用菌同业工会已对会员及从业业主提出加强自律,停止私自乱收购行为,自觉抵制乱砍滥伐,保护顺昌生态的倡议,同时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工艺、设施落后的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改进耗材大的工艺及落后设施,减少木材消耗。”顺昌县工厂化食用菌同业公会秘书长卓少雄介绍。
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正为顺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铺就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转型升级 —“菇”引来百“菌”开
“眼下,工厂化生产海鲜菇的销售模式仅限于代装鲜菇,同质化竞争势必产生相互压价。”顺昌宏瑞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灿泉说。
竞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行业“洗牌”引导着企业着力降低成本、不断开放新品种、极力开拓新市场。王灿泉对顺昌海鲜菇有自己的看法,当珍稀不再价高,并能走上普通百姓餐桌,那才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春天的真正到来!
“市场是相对的,顺昌县正在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培育新品种,如果能开发出价格适宜、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的珍稀食用菌,开发大众市场,顺昌‘一朵菇’会越开越美。”王忠宏十分认同。
宏瑞菇业目前新研发的菌草菇已步入生产试验阶段,开袋即食产品也将投入市场。
在采访中,一些菇农企盼,建立现代物流网络,扩渠道、布网络、增网点,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花大力气继续开展农超对接,促进海鲜菇货畅其流,通过建设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其目标就是要较好地缓解农民“卖菇难”和“菇价低”的问题,给农民生产系上一个“安全带”,在价格和效益上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顺昌海鲜菇目前大部分用于鲜食,也开发出脱水干制、开袋即食产品,神农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池茂连说,海鲜菇还可以研制成罐头食品,甚至可以利用食用菌的独特风味,制成各类休闲食品。除此之外,菌体提取液作为保健品面市也未尝不可。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食用菌干鲜品和盐渍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海鲜菇急需深加工。目前已有许多深加工产品应市,如菌菇提取物、菌菇调味品、菇类酱油、菌菇酱、即食菌菇片等,展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充分利用食用菌所含有效成分的优势,寻找社会急需的缺口,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必将给顺昌县海鲜菇带来美好的前景,促进“一朵菇”蓬勃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