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述
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2月,主要从事食用菌菌种制作、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现有社员103人,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3人,会计1人,出纳2人,科技特派员4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属贵州省五个“100”工程“安龙县金州出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唯一的食用菌企业,黔西南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主要企业,贵州省微生物学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黔西南州州级扶贫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商标“贵义龙”,已经进行了“进出口备案登记”;3年多来合作社通过食用菌产业带动周边农户130余户,解决1200余人就业。
一、合作社的基本概况
合作社2010年12月成立,2010年3月合作社筹资在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通过示范种植取得成功,2011年通过在龙广镇周边的小场坝村、烂滩村挑选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干劲的农户,由合作社出部分资金、农户出部分资金共搭建出菇大棚11栋,进行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最后按照2元/公斤二次返利返给菇农,农户种植后单棚纯收入平均在2万元以上,通过2010年、2011年的种植成功,2012年农户参与种植积极性高,但是都存在资金问题,后来合作社与安龙县扶贫办和农行汇报,扶贫办和农户通过实际考察,在扶贫办与农行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种植出菇大棚83栋,给农户保护价0.7万元/吨,涉及龙广、洒雨、新桥等乡镇,参与农户32户,2013年收购鲜菇312.5吨,生产干菇29.3吨,实现产值527.4万元,其中农户鲜菇产值218.78万,对菇农二次返利62.5万元,菇农实际实现产值281.28万元,农户投入种植成本166万,实现利润115.28万元,户均纯收入3.6万。合作社实现毛利246万,扣除包装、厂房折旧、加工费、管理费等后合作社实现利润100余万元。 2013年合作社在龙广、洒雨、平乐、钱相、兴隆等地发展食用菌种植大棚300余栋、涉及农户130余户,将带动就业1200余人。
二、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合作社与基地和农户联为一体,形成了合作社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利益链,在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进行“七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种植”; 这样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提供菌种、技术支持和大宗材料(大棚膜、甘蔗渣等)采购和鲜菇加工及加工后的市场销售。
三、合作社成立至今的深得体会
合作社通过3年的运作,笔者认为,农民要致富,必须得靠产业来带动,但是产业的选择必须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诚信来看:诚信很重要,可以说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点,产业要发展,就得靠一帮人、一群人,要靠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给别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兑现的就不要乱承诺。
(二)从气候条件、资源来看:与其它地方相比是否有优势,是否适合该产业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
(三)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因为农业产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笔者觉得农业产业适合在劳动成本较低的农村和山区发展,同时也是带动农村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四)从经济效益来看:农民是很朴实也很现实的,没有经济效益,你怎么介绍、推广农民肯定是不做的,只有农民真正得到效益他才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