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董艳秋:木耳生财 开辟新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5-10-31

      来源:网络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秋时节,对于董艳秋来说,木耳的丰收是她2015年最开心的事。

      从远处望去,密密麻麻的整齐排列着近5万个木耳菌袋,这些都是董艳秋生财的“宝贝”,每隔两米,就能看到菌袋旁边放置了一个小小的喷淋装置,董艳秋告诉记者,这都是给木耳浇水的设备。“每天要浇水4次左右,上午两次、下午两次,以保证这些木耳生长所需要的充足水分。”董艳秋头头是道的说了起来。别看小小的设备不起眼,但这些长势喜人的木耳全靠它们滋养。
        每年2月开始,董艳秋便开始装菌袋,她告诉记者,种植木耳也是需要技巧和门道的,她拿起木耳的菌袋开始讲了起来,在装袋45天后,需要在这些菌袋上扎出小孔,再保存一周放进地里,之后等到两周左右便开始生长木耳了。“为什么菌袋上的小孔这么均匀啊。”听到记者的疑问,董艳秋说:“这些都是用专业的机器扎的孔,细看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三角形的。”据她介绍,一般一个菌袋能够生长出3茬木耳,等到三茬木耳都收获完了,这个菌袋的“使命”就结束了。
        虽然种植木耳并不是很累,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大、数量多,光靠董艳秋自己和家人的力量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董艳秋想到了同村的一些村民,她吸纳了不少的闲散劳动力,来到种植基地工作,每天付给他们80元的工资,工作不但轻巧了不少,还让村民有机会赚钱,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说起这些木耳的销路,董艳秋自信满满的说,根本不愁销路,每年都会有客户上门来进购。“我家的这些木耳都是没有施过化肥的纯绿色食品,采用深井水灌溉、自然风干等方式种植,长势喜人,口感好,销量更是节节攀升。”董艳秋还坦言,这近半公顷的土地能够收获4万多斤木耳,这些木耳包装后,每斤销售价格为60元至90元不等,还有很多都进入了超市的货架,平均每年能够收入20多万元。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