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1
来源:农民日报
《意见》的亮点有哪些
1.农垦改革的基础是什么
保障粮食和战略物资安全
目前,农垦已成为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科教文卫等设施较为完善的经济社会系统。黑龙江垦区等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大粮仓”,新疆兵团和广东、海南等垦区贡献着棉花、蔗糖、橡胶等国家战略物资,涌现出首农、光明、完达山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
无论是在开发北大荒、挺进戈壁滩、开辟橡胶园等艰苦创业时,还是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以及“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应急时刻,农垦都坚决圆满地完成国家指令,发挥了当之无愧的国家队作用,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顶层设计释放农垦活力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的压力明显增强。农垦农业生产力先进,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新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农垦改革发展,发挥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而农垦存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社会负担依然沉重、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政策保障体系仍不健全、部分国有农场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需要从中央层面对农垦改革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2.农垦改革的定位是什么
三大主体功能
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垦区——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垦区要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海南、广东等垦区要加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江苏等垦区要打造国内一流种业企业集团。
保障重要城市食品供应和市场稳定垦区——北京、天津、上海等垦区要提升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能力,保障城市主要农产品市场稳定。
保障国家边境稳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垦区——新疆等垦区边境农场,要发挥好维稳戍边和抵御境外有害生物入侵等职能;湖北等垦区及位于沿江沿湖等农场,要强化生态涵养。
四个新定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农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垦不仅要自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要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农垦要在农业走出去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带动其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抱团走出去。
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农垦一大批国有农场位于边疆地区,历来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农垦兵农合一,在边境反恐、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以及禁毒、阻击外来动植物疫病等方面继续发挥特殊作用。
3.农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一方向两重点六任务
一个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两个重点:在发展上要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在改革上要以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为主线;六大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
坚守三条底线
决不能把国有农业经济改没了。严防国有资源资产流失,壮大国有农业经济。
决不能把农业改弱了。坚持以农为主,延伸和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决不能把规模改小了。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提升农垦的传统优势。
锁定三大目标
改革目标:要健全完善垦区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增强集团竞争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发展目标:农垦粮食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量和商品量在全国占一定比重。围绕粮、棉、糖、胶、奶、种子等农垦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建成国家稳定可靠的大型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形成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物质装备、基础设施、质量安全等于一体的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民生改善目标:多途径拓宽致富增收渠道,促进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好道路、饮水、供电、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
4.农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集团化是改革主导方向
全国35个垦区中,有17个垦区实现集团化管理体制,18个垦区实行非集团化管理体制。垦区间情况千差万别,允许采取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但都应坚持集团化改革的主导方向。
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
推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必须将办社会职能改革到位,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推进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
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相结合
坚持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强化国有农场的统一经营职能,特别是强化国有农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营和管理职能,解决家庭经营办不了、办不好和办了不划算的问题。
建新型用工制破解谁来种地
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建立农业从业人员更新换代机制;健全职工招录、培训体系,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鼓励和引导职工子女扎根农场务农兴业。
统筹纳入国家社保体系
今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农垦职工和垦区居民纳入相应的社保、社会救助等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垦企业和职工个人参保的财政补助。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