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0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张磊是河南省工商联下派到高湾村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香菇种植是他在去年下半年驻村后,费尽心思搞的第一个致富项目。
“别看香菇小,个个金元宝。”这几天,每到凌晨两三点钟,高湾村贫困户王国武都会钻进菇棚,小心翼翼地把头天晚上采好的香菇搬进面包车。他要赶到3点半开市的县城蔬菜批发市场,把香菇卖个好价钱。虽然只睡了3个小时,这个中年汉子却没有一丝疲惫,每公斤12元左右的香菇批发价格,让他心里乐开了花,“脱贫”不再是梦想。
高湾村是个贫困村,群众守着旱地靠天吃饭,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这些年,村里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小村愈加冷清。
“想脱贫,必须有产业!”张磊今年43岁,在信阳有过驻村经历,对扶贫工作很有经验。在去年下半年驻村后,板凳还没坐热,他就开始联系“业务”。不到1个月,一批农业领域的企业家、专家陆续来高湾村考察。分析了土壤、水质、气候、环境,张磊决定发展香菇种植。
选好产业,还得有带头人。
57岁的王洪民是高湾村的富裕户,在村里经营着加油站、农资站和小超市,日子过得很红火。“你是大伙儿眼里有本事的人,你干了,大家才敢跟着干。”张磊最先找到王洪民。然而,种香菇的建议被对方回绝,怎么办?
“跑断腿、磨破嘴,笨办法还真见了效。”张磊说,连续1个月,他得空就到王洪民家聊天。一来二去,俩人成了朋友。接着,张磊自费租车,带着王洪民等10余位村民,到南阳西峡、三门峡卢氏等地考察。看到当地群众靠种植香菇过上了小康生活,不少村民“红了眼”。
回来后,张磊再次提出种植香菇。这一回,王洪民欣然答应。就这样,王洪民带着另外5位村民筹资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贫困户王国武用借来的3万元入社。
“合作社是成立了,但没有技术和销路,心里还是有顾虑。”王洪民说。真正让他相信张磊这个“外来户”,源自一次感动。
当时制作香菇菌棒,赶上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连多日,张磊都和大家一起挑灯奋战。手被冻皴了,他也没喊一句苦。
后来,担心技术不过关,张磊请来技术员免费指导;害怕储藏不方便,他找到爱心商会捐建冷库;担心香菇没销路,张磊又联系县里的民办学校长期供货……在摸索中,合作社发展步入正轨。
如今,6万袋香菇菌棒成活率达到99%,这让借钱入社的王国武吃了“定心丸”。今年,村里还申请了科技扶贫项目,带动30户贫困户入社。到年底,他们将领到第一笔分红。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