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齐彩梦)“年年扶,年年贫”的扶贫壁垒,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根子之一就在于没有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如何打破壁垒,让农民增收?省、市、县各级政府努力探索,民营企业也积极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户脱贫。云南省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姚远带领团队研究出一套“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用大棚种植高原云耳的扶贫模式,贫困户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姚木耳”。依托高原云耳产业,姚木耳希望“年年扶,年年贫”的扶贫壁垒得到突破。
针对石林彝族自治县“空壳村”的贫困现状,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立一个以大棚种植云南有机桑木耳(以下称
高原云耳),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一家年产1500万袋菌包的专业化工厂、一个大棚立体种植研发示范基地、一个食品级生产包装厂,成为集研发、生产、种植、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企业。
绿色农业
制定生产到成品的标准体系
时光倒回2013年,当时说起高原云耳,消费者并不知道是什么,产自哪里。如今,再提高原云耳,消费者都知道这是产自石林的好木耳。
“其实,高原云耳的原产地归属石林。”姚木耳回忆,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13年,他来到云南旅游,被这里的气候环境和食用菌深深吸引。他很疑惑,为什么在如此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地方没有一个知名的
云南木耳品类和品牌?当时就决定在云南尝试种植高原云耳。
于是,姚木耳辞去已奋斗10余年的上海企业管理工作,毅然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云南追逐梦想。
“我当时先去黑龙江进行了半年多的实地考察和学习,又将东北的黑木耳专家邀请到云南帮助选址,最后,通过对日照、气候、环境、海拔、水质、原料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决定将基地定在石林县。”姚木耳介绍。2013年10月,姚木耳和团队正式入驻石林,同年启动工厂化栽培高原云耳项目。
“通过与云南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我们已经摸索出一整套适合云南地区集菌种驯化、菌包生产、育菌、种植等方面的成熟解决方案,申请各项发明专利10余个,还培育出独有的‘高原云耳’菌种系列。总的来说,我们已制定了得到市场认可的从生产到成品的整套标准体系。”他说。
据了解,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摆脱了东北黑木耳对林业资源过度依赖的局面,形成一套利用农余产品如蚕桑木修剪过的枝条、玉米芯等种植高原云耳的生产方式。同时,每季用完的废弃菌包又可以回收处理成为有机肥还田,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立体种植
一年产3季 亩产翻3倍
目前,姚木耳已经在石林县长湖镇等乡镇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了很多农民脱贫致富。
家住石林县长湖镇蓑衣山村的张树兰就是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种植高原云耳的合作农户之一。两年多时间,她家已经通过种植高原云耳,盖起了小洋楼,买了私家车。今年,她开始尝试大棚种植。
“过去,普通地摆种植方式,每亩地只能摆1万个菌包,年亩产1000千克左右,而且一年最多只能种植两季,还得‘看天吃饭’,而现在用立体大棚,每个大棚能挂2.5万个菌包,一年最高可以实现3季种植。按一季亩产约1250千克算,3季可收3750千克,用大棚种植每亩地的产量比过去至少翻了3倍多,关键是风险更小,品质更高,心里更踏实了。” 张树兰说。
张树兰说的,得到了
姚木耳的证实:“大棚种高原云耳一年的亩产值约15万元,毛利润5至6万元,用工成本低,净利润也相对较高。”
此外,该公司为种植户提供优质菌包等生产资料,并派专业的技术团队到田间地头,给合作社种植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确保农户能种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最后公司按品质分级收购。“未来,我们将培养出一批分散在多个村镇的拥有丰富种植和管理经验的专业种植户,他们将成为各村高原云耳产业的‘领头雁’。再建立一批村级合作社,让‘领头雁’跟着产业项目走,贫困户跟着‘领头雁’走,真正实现长效脱贫。”姚木耳说。
下一步,该公司还将在位于台创园内的基地开设培训班,免费培训合作社农户。
复制推广
将建100个高原云耳大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能让石林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不仅脱贫,还要致富。”这是姚木耳4年来的愿望。
2017年6月22日,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永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和石林县烤烟专业化服务协会在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内签订了高原云耳产销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在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林县烟草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天生关、林口铺、西街口、路美邑4个村镇的专业化烤烟服务合作社已陆续建立了4个高原云耳合作社,并引入金融机构扶持,在今年下半年将建成100个高原云耳种植大棚,将高原云耳打造成石林县继烤烟之外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
4个村镇中,林口铺和摩村是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有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690元。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林县烟草公司,于2016年7月份在该村和叶烤烟服务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石林县第一个高原云耳合作社。今年下半年该合作社将建有30个大棚的种植基地,预计年产量最高可达11.25万千克,年产值675万元左右。
“我们将土地流转过来,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实现烤烟和高原云耳轮种。有劳动能力的社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一天有80元收入,没有劳动能力的社员年终也能分红。像这样发展产业,不单是脱贫,而且能致富。” 和摩村村支书蒋特金介绍。
姚木耳介绍,高原云耳目前在国内餐饮、商超等渠道的销售已全面打开,并出口到日本等国,已出现了一“耳”难求的局面。但是,目前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农民担心会出现“今年‘蒜你狠’来年‘蒜你贱’”的情况。产销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能为合作社有效规避这种风险,做到“以销定产”,即让合作社按市场标准和订单来组织生产,不用担心种出来的产品卖不掉,这也是未来产业能够良性发展的关键模式。
产业融合
精深加工串联一二三产
云南不仅是农业大省,还是旅游大省,石林作为云南的特色旅游景区,正着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基于此,姚木耳立志打造“石林云耳”地理标志,为石林旅游增光添彩。
“下一步,我们将在石林打造融种植、教学、体验、观光等于一体的
高原云耳庄园,吸引更多游客来石林,将‘石林云耳’打造成云南高原特产新名片。这100个大棚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姚木耳说。
据悉,该公司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在石林建设1000个以上的高原云耳种植大棚,成立30个以上的高原云耳种植基地,带动30个以上的高原云耳合作村和合作社,培养3000人以上的产业工人,以分红、务工、种植等形式,带动万户以上的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将通过饮料、即食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开发以及农旅融合等新形式,打通一二三产脉络,将高原云耳产业在石林的总体年产值做到10亿元以上。”姚木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