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齐彩梦)铺上最后一捆稻草,转山林场职工祁学军完成了今年的食用菌种植,大森林将在下月为他奉献出一种号称“菌中之王”的蘑菇——赤松茸,哈埠百姓也可在超市方便地购买并品尝。
2014年,哈尔滨转山林场引进赤松茸种植。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赤松茸品相及品质都达到国内顶级水平,鲜松茸及干松茸两大品种均通过QS认证。
林下种出有机赤松茸,品相品质均一流
林下种植食用菌,对于林业人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种植什么样的食用菌才能发挥森林的环境优势,转山林场将目光瞄准了赤松茸。
“雨季里空气湿润,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单珍卓玛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舌尖上的中国》这段对松茸的描述,勾起了人们对这种昂贵食用菌的遐想。野生松茸极为稀有,且难以人工繁育。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优质大球盖菇球盖表面呈酒红色,并且是迄今为止最接近野生松茸品质的人工菌类,因而得名赤松茸。上世纪,作为世界粮农组织向全球推广的十大菌类之一,赤松茸被成功引进中国。
与田间、大棚种植赤松茸不同,转山林场的森林环境可以全部满足赤松茸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且不需要普通种植方式对环境消毒灭菌等过程,这意味着自种下菌种后,赤松茸完全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具备了有机食品的天然本质。
在林场工人们在林木稀疏有致的地方,打成宽度50厘米左右的菌床,菌床上覆盖着30多厘米的基料,将赤松茸菌种分两层种进基料中,三层基料夹两层菌种。于是,这个长长的食用菌“三明治”,在七分阴三分阳的林下自然生长,结出硕大的球盖表面呈酒红色的赤松茸。
祁学军说,种植一季赤松茸后,再将菌床移到别的地方,剩余的基料因为由秸秆、稻草等发酵物构成,无形中增加了森林腐殖质,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副作用。
一朵近千元的高级食材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可今天,通过人工栽培,菌中之王——赤松茸将成为普通市民餐桌上的美食。
线上线下销售赤松茸,干品鲜品任人尝
赤松茸有着非凡的生长能力。一朵赤松茸经常长到半斤以上,甚至一二斤也屡见不鲜。
据祁学军介绍,赤松茸的亩产量可达四五千斤,盛产期一天的产量可达上百斤,给人以采摘不尽的感觉。过去,转山林场的赤松茸基本在当地销售,偶尔有游客购买或少量批发至哈市。现在以每斤10元左右的价格直接销往哈市,收益可观。
赤松茸栽培粗放,但存贮娇贵。鲜赤松茸常温下一般只能存贮一两天,加上其盛产期相对集中,所以赤松茸销售是普遍难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转山林场先后与多家超市及电商企业沟通,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即超市销售鲜松茸,电商销售干松茸。为适应“干、鲜”销售,转山林场同时建立了烘干室和冷藏室,在满足鲜松茸销售的基础上,将剩余鲜松茸烘干。
目前,转山林场赤松茸栽培面积已达上百亩,还将根据销售情况不断增加栽培面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赤松茸不仅满足人们的口福,也成为了转山林场林业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