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萍,49岁,硕士。她发现在银耳种植过程中的棉籽壳培养基的弊端,认为开发一种更加适合银耳生长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不断改良和实验过程中,发现了竹笋下脚料以及竹子加工废料可以代替棉籽壳,实现了竹林废弃物培育优质食用菌的高效循环生态产业链。此项目提升了竹笋加工业和银耳种植业的行业效率,把竹笋加工业产生的废料,转变成银耳种植业的生产原料,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1968年出生的元萍,本科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本语专业,并获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个本应成为外交官大放光彩的“北二外外语专业毕业生”,毕业二十八年后竟成为了农技专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福建宁德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银耳之乡”,每年从这里发出的菌物价值超过50亿元,其中古田银耳约占所有菌物产出价值的40%,约20亿元。“世界银耳在古田”,古田银耳产量占全世界银耳产量的90%以上。目前,栽培银耳的培养基主要是棉籽壳、麸皮、玉米芯、木屑、豆粕等等,培养基装入袋料成为“菌棒”,一个菌棒上栽培三朵银耳,当银耳长出并收获后,大部分菌棒用于锅炉的燃料,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或随意堆放,影响美观。当元萍关注到菌棒的污染问题时,联想到之前经营竹笋罐头加工时,工厂放弃了大量的竹笋笋壳、笋头、笋皮,并为此花了大价钱委托当地垃圾站拉去处理,但毕竟是丢弃的都是有机物质,是否可以将笋竹废弃物与食用菌栽培、废菌棒回归竹林再利用有效结合起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元萍换掉了她优雅的长裙和高跟鞋,亦无暇化上精致的妆容,带着背包,率领着她的技术团队,走遍了福建的各个竹林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拜访了当地的林地技术员、经验丰富的林农,并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建省农科院、江南大学、南昌大学等专家和教授密切交流,确定竹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可能性。她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达15小时以上,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28天在外出差,常常废寝忘食至一天只吃1 餐饭。短短几个月,元萍从原来的“白骨精”变成了“黑美人”,并投入了80几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但元萍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同时该产业链技术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创收、地方增益。
经过1 年半不懈地研究和测试,元萍团队确认了竹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逐步构建起高效竹林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其《竹笋加工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获得了2015年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的三农服务金桥奖。现已实现了笋竹剩余物用于培养基银耳,也实现了银耳废弃袋料再次利用复填于竹林,仿生栽培竹荪,以及进一步在竹荪栽培轮休期种植中药材,充分实现了竹林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并申报了4 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经过指导农户经营,有效地实现了农户增收,以竹林下仿生栽培竹荪为例,当地农户年可增收5000元/亩以上,同时项目的实施,变废为宝,实现了优质银耳的栽培,有效的节约了成本60%以上,且解决了食用菌废菌棒环境污染问题。
如今,由于循环生态链布局较大,后续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才能够更好的去推进,企业面临着资金问题。但元萍表示,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为全民健康做一点事。(来源:浙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