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过了采摘期,但我们要为来年扩大规模做好准备!”11月3日,在北部五乡镇木果镇食用菌生产基地里,机械轰鸣,两名工人正在将废木料粉碎成“木面”,用于制作菌棒。属于六盘水极贫乡镇之一的木果镇,如今将这片村民过去只用来种植包谷和洋芋的土地改种食用菌,因这小小的“菌包”,为当地村民开启了致富路。
木果镇认识到,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和基础就是要有产业支撑,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占了木果镇的近三分之二,该镇从气候、生态、木森废料资源等优势入手,引导农民种植食用菌。
2017年,年产量2000万棒的食用菌加工基地,在木果镇当地一山洼“上马”。今年,一期工程中的240个养菌种菌大棚投产,建成冷库1个。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如今已打造出“菌种培育→鲜菇生产→菌菇深加工→线上线下传媒营销→蘑菇主题特色农业小镇”的全产业体系。技术上同中科院、贵州农科院、云南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校有广泛合作。截至10月24日,共产出香菇150余吨,销往四川、云南等地,甚至出口缅甸,销售一空,销售额达130余万元。
朱家祥是当地参与种植菌菇的贫困户,他在大棚里采摘菌菇、为菌棒注水,每天的工资100元。他的妻子王天凤也在基地加工厂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有钱挣太好了,两个人每月有接近6000元的工资,脱贫不是问题。”朱家祥说,由于有奔头,他和妻子的干劲都很足,一点都不觉得累。
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木果镇通过菌包生产、劳动务工、供棚种菌等渠道联结农户,农户将土地入股基地参与分红,合同期限10年。该项目农户用了200亩土地入股,已支付土地分红金8万元,涉及农户46户,其中贫困户10户。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丰产期时,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务工,稳定的收入让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其中部分村民学得技术后还承包了大棚种植,收入相当可观。村民罗强军今年7月份承包了27个大棚,由于管理到位,每个大棚能生产3000斤左右,看到效益好,罗强军又增加了13个大棚,目前实现产值60多万元。
“根据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每年平均需消耗树枝3万吨,农户可将房前屋后及田地内的废弃树枝售卖给菌包加工基地,按450元/吨回收废弃树枝计算,每户可增收3500元/年,预计可带动3000户,还能改变当地群众喜欢焚烧废枝的习惯,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基地相关负责人说,这体现的不光是就地取材,还变废为宝,达到了发展生态循环产业的目的。
“按照计划,明年该基地的食用菌大棚将扩大到500个,实现年产500万个菌棒。”木果镇党委书记周鹏说,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共从食用菌基地领取了37万元劳务费。因地制宜,已让木果镇为群众找到了致富路。除食用菌种植之外,还种植丹参、瞿麦等中药材4000多亩,带动200户农户参与种植并脱贫。(来源:六盘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