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韩省华:种菇养蕈三十春

    发布时间:2018-11-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大早,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一处几万平方米的菌菇生产基地里,一位皮肤黝黑、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忙着查看石斛和蘑菇混合种养的情况。他是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韩省华,一位连微信名都叫“蘑菇”的菌菇研究专家。
        作为浙江科技学院等5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多年来,由韩省华传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走进万户千家,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其产品也成功打入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孩童时期上山采蘑菇、做标本,到青年时期研究分离菌种,进行栽培、售卖,再到如今致力推广菌菇文化,回望来路时,韩省华发现,人生竟有大半时间在为菌菇事业奋斗。
        如果时光倒退到30多年前。1980年秋,因为天麻栽培技术而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陕西小伙韩省华,作为科技人才受邀到庆元县工作,从此便把一生与菌菇紧密联系在一起。
        “现在市场上的新鲜蘑菇,每天可以看到十来个品种。而在30多年前,蘑菇还是个奢侈品,过年都未必吃得到。”韩省华说,庆元是传统的产菇县,但那时,全县的香菇产量不高,名气也不大,年产量只有两三吨,日本的香菇产量却已占全球的82%,很多人因此认为香菇的发源地在日本。
        但韩省华深知,早在800多年前,庆元县龙岩村农民吴三公,就发明了“砍花法”、“惊蕈术”和“烘焙术”等制菇及加工技艺。如何为庆元香菇正名?多方打听后,他鼓起勇气给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张树庭教授写了一封信。那时,张树庭刚完成“中国全世界草菇栽培起源地”的考证,着手考察香菇的历史。
        经过长达一年的书信交流,张树庭被韩省华不懈的劲头感动,多次来庆元深入调研,最终认定中国香菇生产的历史比日本要早500多年,庆元县吴三公和全县三分之二的世代菇民,才是香菇真正的发明者。不久后,张树庭在《热带菇类》杂志发表文章,提出庆元、龙泉、景宁三县是香菇起源地的观点,确立了浙江“香菇之源”的地位,还邀请了22个国家的78位专家来到庆元,举办国际香菇生产与产品研讨会,加快庆元香菇走向世界的步伐。
        菇农有了新法宝“不能让菌菇只停留在初级农产品阶段,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培育优质品种,提升菌菇价值。”在接触庆元菇民后,韩省华深有感触,开始了菌菇科研之路。
        “过去,代料栽培食用菌基本都用熟料,培养基杀菌温度需达到100℃并保持恒温几十个小时,费时费力费能源。”韩省华了解到,在古代,由于缺乏高温灭菌的条件,食用菌栽培都用生料。若是能对生料低温灭菌、缩短灭菌时间且不损失其养分,用时省,能耗低,一定能给食用菌生产者带来巨大效益。
        通过多次试验,韩省华摸索出一套将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料的消毒温度控制在80℃到100℃之间,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由此也成功开发出让他引以为豪的食用菌栽培新成果——“促酵剂”。与传统工艺相比,“促酵剂”能使每吨培养基节约人工和燃料费110元左右,产量却能提高10%。
        “促酵剂”很快被应用于生产中,被菇农称为“种菇新法宝”。2008年,“促酵剂低碳技术”在完成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过程中得到推广,惠及1万多家农户,并在20多个省市广泛应用,栽培量达到13亿袋,省工节本增效近10亿元。
        现在,韩省华听到陌生的电话,就知道是菇农为“促酵剂”而找他。“有技术的农民,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农民。”韩省华说。
        一腔痴情在菌菇“蘑菇之道,广博深远,山中采菇识之,田园栽菇食之,室内写菇画之,歌之,颂之,咏之。唯日耕夜耘,湛练修艺,宏愿博义,方能使其形神飞扬,唯民众普及,久而反复,则天地人和,永久恒一。”今年60岁生日时,韩省华写下这段文字。种菇30多年后,如今的他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不仅要做菌菇种植专家,做农业科技好手,更要成为菌菇文化推手,将我国的菇文化推向世界。
        这些年来,韩省华走南闯北,收集野生菌种标本达3000多份,建立起“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料库(中心)”,方便大家对食用菌种质资源做系统收集、分离。在杭州,他还义务做起“蘑菇鉴定师”,主动公布手机号,帮助市民分析采到的菌菇能否食用。
        此外,他还创作了几十首与菌菇相关的散文、诗歌,并运用油画、国画、蜡笔画、白描等多种形式,将菌菇的形态描画出来。紧跟时代的他,专注于用平板电脑作画,其iPad中收藏的多幅菌菇画作用色潇洒,绚烂而深沉,充分展示出菌菇的灵性。
        “撰写论文,专注科研,毕竟还是和少数行家交流。通过绘画这样的形象思维,更能为大众理解。”韩省华说,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几百幅作品,他已在庆元等地举办了画展。今年6月初,他在前往荷兰参加19届国际蘑菇科学学大会时,展出30多幅菌菇绘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支撑他画下去的动力,正是他对菌菇持之以恒的热爱。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佳皓蔬菜种植园:引进食用菌智能大棚,每棚放置菌棒2万棒

    佳皓蔬菜种植园:引进食用菌智能大棚,每棚放置菌棒2万棒

    佳皓建造的智能食用菌大棚层架式越夏食用菌生产模式,是...

    2025-08-07 08:58:33

    弘亚食用菌:帮助县内农户建设食用菌大棚600座

    弘亚食用菌:帮助县内农户建设食用菌大棚600座

    河南宝丰弘亚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曼永峰首创的“三...

    2025-08-06 09:03:11

    精创食用菌公司:菌棒年产能达600万棒

    精创食用菌公司:菌棒年产能达600万棒

    浙江庆元县精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数字化和物联网技...

    2025-08-01 11:11:00

    宁升绿康:年产食用菌18000余吨

    宁升绿康:年产食用菌18000余吨

    成都市宁升绿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是集科研...

    2025-07-31 10:58:16

    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智能化大棚提高菌菇种植质量

    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智能化大棚提高菌菇种植质量

    内蒙古突泉县曙光食用菌产业园建于2024年,占地面积145.7...

    2025-07-30 11:04:37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是临潭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

    2025-07-26 09:10:39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目前,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聚旺食用菌基地规模...

    2025-07-23 14:21:06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跟数字时代步伐,运用自动化...

    2025-07-18 17:04:53

    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年产量约120吨

    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年产量约120吨

    河南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于2017年建...

    2025-07-10 14:03:06

    新代米生物: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

    新代米生物: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

    湖北新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是一家食用...

    2025-07-04 13:33:5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