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新,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个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食用菌企业家、镇江市十佳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等称号。
5月25日,姜建新特别高兴,因为他新上马的鹿茸菇生产线正式运行,这标志着其执掌的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三级跳”,有了第三大拳头产品,正式迈上了企业发展的3.0版本。
与姜建新的结识,始于20年前的一次采访,那时他已被称为“草菇大王”。650多间的土坯小平房,整齐地排成行列,走进菇房,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烧煤的暖炉,竹架上是平铺的基质,一朵朵白中带黑的草菇菌长势十分喜人。如今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却是首开先河。
姜建新初遇草菇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他去外地出差,在市场上发现了细嫩脆滑、味道鲜美的草菇,顿时就眼前一亮。为此,他专程南下去微生物研究所学习技术,1996年更是成立了丹阳市第一家农业企业,大举进军食用菌产业。
然而前两年的草菇试种并不成功,执著的姜建新并没有灰心放弃,一方面自己钻研技术,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几乎跑遍了国内的食用菌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自主研制出的“草菇设施栽培房”“草菇培养料踩料”“菇房加温装置”等栽培设施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开发出的“利用废棉栽培草菇技术”更上层楼,与传统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技术相比提高了好几倍的生物转化率。
姜建新说,自己是个喜欢倒腾的人。这种倒腾其实就是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还紧盯粮食生产时,姜建新就已成为丹阳第一批平菇种植户。他利用所学技术,在家中自留地上种起了平菇,一年1500多公斤产量、700多元收入,让姜建新发现了菌菇机遇,也尝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丰收喜悦。从此,姜建新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周边农民也跃跃欲试,姜建新没有藏私,不仅为农民提供菌种,还开办培训班,讲解种植技术,他甚至还把自己市场让给了菇农,带动了丹阳及周边地区2000多农户,年产草菇1.5万余吨,产值达2.4亿,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03年再次采访姜建新时,他刚上马了金针菇生产线,一间间标准化的冷库式生产车间,再次刷新了大家的眼球和认识。菌菇生产告别了家庭作坊式形态,基质形成、菌种培育、产品采收、包装和销售,基本形成了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流水线。本世纪初在长三角地带,姜建新的金针菇生产线可谓首屈一指,喜好研究的他当时还在做一个对比研究,对传统的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的口感、产能、转化率进行比较试验,经过研定,他果断选择了生产白色金针菇。从此直至2009年,长三角市场金针菇价格几乎是由姜建新“一口定价”。
今年5月,当又一次走进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是新建成的鹿茸菇生产车间。8米高的厂房内有一间间生产房,其中放置着一排排8层高的架子,每个架子上整齐地放置着一个个塑料盒,每个盒子里则规整地放着16个种植瓶,自动加湿补光装置正均匀地工作,每个种植瓶中都长着一丛新鲜的鹿茸菇。据介绍,这样的瓶栽一个生产房内就有2-3万瓶。
“我们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希望能够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中国变成农业强国,让食用菌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好!”对未来,姜建新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