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怎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8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决定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而没有农业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也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业,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这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农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沿变化
     
     
    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农业发展的前沿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态演进,涉及到技术形态、农民形态、产业形态和城乡形态多个维度。从趋势而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演变,所呈现出农业生产力发展各个阶段的新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前沿变革。
     
    劳动力形态深刻变迁。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劳动力形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表现为技能化与智能化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掌握“新农具”的技能化农业劳动力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力量,传统农业的劳动力正在被智能化的“机器人”所替代,实现了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能化劳动力的协同互补。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颠覆了过去传统农民的劳动形态,使农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人”向技术密集型的“机”迈进。这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
     
    劳动资料形态深刻变革。农业现代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具和简单的生物材料,劳动资料形态发生了规模化、数字化的突破性变革,无人机耕作、智能牲畜监测、自主农业机械、智能设施农业等已成为不少地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通过智能农机装备精准施肥、播种和喷药,以及智慧大棚、垂直植物工厂、养殖工厂等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让农业生产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可降解农膜等新农资逐渐替代了传统化肥农药、农膜、饲料,不仅削减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劳动对象形态深刻变化。农业的生产对象也因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不仅不再局限于常规动植物品种,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的种子、数字化管理,向高产优质耐逆动植物品种跃升。通过基因工程、智能装备改良农业自然属性,突破了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约束,拓展了农事活动的空间广域和技术边界,催生新的劳动对象。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力量对传统农业生产和加工对象的改造,在丰产性、抗逆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如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应用成功培育出适应极端气候的新品种,从根本上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重构了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二、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
     
     
    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其发展需要具备多种现实因素,不仅基于生产方式与工具的更新换代,更基于生产结构与产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涵盖了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成为推动传统种养农业向现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业变革的核心动力。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城乡资源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数字经济的前沿变革正在深刻改变城乡资源配置格局,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中,通过实施的“数字乡村”战略有效对接“智慧城市”战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了生产过程数字化、产业体系网络化、生产关系智能化。从而打破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二元壁垒,使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可以不受区位、交通等条件限制在城乡双向流动,并依据数据要素精准、快速反馈以对接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下乡,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为农业生产力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技术应用。农业技术进步体现为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先进农机设备的应用,是生产力进步的直接显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从育秧到收割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都可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标志着农业新质生产力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AI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能够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特别是智能农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识别作物病虫害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还能够精准施肥、除草,最大程度地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创新活力。
     
    市场需求变迁下的农产品质量变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迁,逐渐呈现出从单一的谷物为主,逐步转变为结构多元化与品牌化发展趋势。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而催生了响应消费需求的农产品质量变革。在市场导向下,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由产量导向转向品牌导向,由耕地平面空间转向国土立体空间,全方位拓宽了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农业和工厂正在互相融合,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内涵不仅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还包括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因素的综合应用与创新。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围绕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破传统农业生产中仅关注产量和效率的模式,更加注重质量、可持续性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科技创新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面向新一轮的农业技术革命,要不断催生农业高新技术的出现,抢占农业科技前沿高地。在农业立体空间发展方面,科技创新需要从主要关注传统耕地领域的农产品生产,向关注非传统耕地的整个国土空间大食物供给并重转型,在以传统依靠耕地的农业领域之外,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限制,开辟出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在生物技术方面,推进种子“芯片”技术原始突破,加快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成果产业化应用,确保国家食物的源头安全。
     
    绿色生产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使良好生态优势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提升绿水青山所蕴含的农业生态价值,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要把低碳节能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作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和可持续性。推进生物有机肥的广泛使用,以及秸秆还田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的品味与营养价值,促进生态与农业生产的和谐共生。
     
    产业链整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产业链整合不是简单地提高产量或降低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而是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特征,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为先导,以涉农产业链供应链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为核心标志,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的现代化,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要全面整合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拓展农业发展边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价值。
     
    人才培养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障。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性成果,也只有被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中加以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人才无疑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这必然要求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使农业生产者具备更高水平的科技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人才,要通过完善的教育培养机制和实践机会的提供,完善涵盖研发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从业人员的一整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培训体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农业人才。要瞄准新业态,盯紧科技前沿,大力培养具有原创精神的高素质创新性领军人才,塑造农业新质生产力主体要素。
     
    制度变革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必然导致生产关系中的制度变迁。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制度创新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制度创新的方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每一次变革,就必然对农业制度创新提出相应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制度创新则需要不断满足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变革的需要,否则就会阻碍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从农民需求和市场变化出发,以破解农业资源要素错配与市场扭曲问题为主线,立足市场机制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在土地、科技、户籍、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供给上的制度创新主导作用,以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文胜)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要点》的通知

    今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

    2018-03-19 15:14:2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总...

    2012-12-19 13:34:00

    农业部召开促进休闲渔业现场会暨渔业政策法规座谈会的通知

    五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对调整产...

    2012-12-03 14:50:00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