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吉胤利用智能移动方舱种植菌菇,缔造出年产值超3900万元的食用菌产业,推动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提升。
陆川县食用菌产业负责人李吉胤曾在银行上班,2021年,放弃高薪工作,带着筹集到的560多万元启动资金返乡创业,引进智能方舱种植食用菌。
在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食用菌基地,21座智能方舱整齐排列。方舱内部,环绕四周的LED补光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为秀珍菇生长营造适宜环境。
这些智能方舱融合了先进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堪称“农业黑科技”。方舱入口处的控制系统,是整个舱室的“智慧大脑”。通过智能化设备调节,可以确保每一个菌包的秀珍菇产量在7两左右,且品质均衡。
李吉胤介绍,方舱种植菌菇不受外界气候影响,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菌棒进舱后,6天可出菇。365天每天都有产出,单个方舱全年可产高达6.6万斤秀珍菇。
自2023年9月首个食用菌基地在温泉镇洞心村正式投产后,温泉镇东山村食用菌基地和沙湖镇新街村食用菌基地也相继建成投产。目前,三大基地实现年产食用菌约2600多吨,年产值超3900万元。
据介绍,温泉镇在新农人的示范带动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自2023年底项目实施以来,累计盘活闲置土地30多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
用智能技术书写山村致富经的李吉胤,希望用新模式、新思想、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用新技术撕掉农村“靠天吃饭”的标签,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未来,他希望打造一个集研发育种、种植示范、技术培训、冷链仓储、初深加工、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食用菌产业园区。将从构建从菌棒研发、智慧种植到食用菌深加工的全链条闭环,深化AI技术赋能食用菌生产,探索“产业园区+农户”联营模式几大方面,促进产业升级,群众增收。(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