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发布时间:2003-03-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文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立新型的科研开发系统;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组建集团,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中,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以及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竞争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建立以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教育、应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立新型的农业科研开发系统 首先,必须优化学科结构。集中力量重点创建几个省级技术创新基地(中心);其次,必须调整研究重点与方向。根据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强以下研究:(1)采用常规和以生物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研究手段,选用和推广优良动植物新品种;(2)主要畜禽的高效繁殖饲养技术,兽药及兽用疫苗研制和创新;(3)开发高效、低残留(化学、生物)农药、除草剂、作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叶面肥,提高利用率,减少污染;(4)加强蔬菜、食用菌、茶叶等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开发和创新;(5)加强农副产品贮运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6)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7)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及对策等软科学研究。 二、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 推广、中介服务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间环节,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与农民的技术需求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双向沟通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满足两点要求:第一,能够将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有效地传递给农业技术创新者,并对创新者的创新活动产生激励;第二,能够将创新技术及时有效地推广开来。要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先锋作用,把单纯的产中技术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服务上来,同时要求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参与,还要求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挂钩、联姻,形成强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合力,不断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向前进。 三、组建集团,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 农业结构要想获得本质的改变,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必须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科技产业化为载体。因此,以农业高新技术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形成新的农业结构体系,推动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科技成果产业群为突破口,以科技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探索科技产业化道路。必须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大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系统 (一)建立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 农业科技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必须建立农科教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一要强化农科教领导小组和“三农”领导小组的协调统筹功能;二要建立专家委员会及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三要加强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人才管理制度及配套制度措施,完善选拔、使用、培养、考核等管理制度。 (二)建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当前农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对科技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劳动者、管理者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必须造就一支高质量农业科技队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增长他们的才干。二要稳定、培养和支持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队伍,建立“学科制”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促进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符合省情的农业科研、教学机构人员的收入分配政策,大幅度提高优秀科研、教学人员收入水平。同时,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一批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及新型农民,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采取必要的措施与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努力保证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学技术的联合攻关以及新技术转化推广的资金需要,必须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作为增加农业投入的重点。 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资金,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向农业科研和成果开发进行投入。农业科研单位要广开思路,以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股份制或利用信贷资金等形式和方式,兴办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积极吸收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 (四)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省农业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双螺旋结构 为了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求,应组织不同行业、专业、学科领域的科技力量,开展多兵团联合作战,促成非农业单位和农业科研单位的紧密结合,促成大学、科研所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使他们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全省高校、院所的科技力量,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省级创新源头的农业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紧密结合的结构——双螺旋结构,充分发挥中心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农产品贮运、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成果产业化,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科技贡献份额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 (五)制订产业技术政策 从我省实际出发,迫切需要一系列充分体现省级行为,具有强大政策导向作用和长远意义的产业技术政策。在产业技术政策中,体现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必须建立比较系统的产业鼓励政策、优惠政策、风险分担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摘自:2003-02 (91-92)《高等农业教育》(沈阳)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