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农业系“保险带” 农业风险呼唤农业保险
发布时间:2003-06-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越州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与上海一家公司有每年400万羽红宝鸡成鸡的订单业务。由于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影响,四五月份该公司至少有50万羽的订单“缩水”,收购率仅为50%左右,损失高达100多万元。该公司一名负责人无奈地说,要是有农业保险就好了。
众所周知,农业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弱质产业”。尽管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也同样伴随着高风险,承受着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去年的一场突然停电事故,导致越州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鸡舍温度过高,在短短两小时内,1.8万余只种鸡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
这类因缺少农业保险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并不鲜见。去年,越城区灵芝镇珍珠养殖专业户何新法、何新潮两兄弟,拿出多年辛苦积蓄的100多万元,承包坡塘的100多亩河塘养殖珍珠。但是,一场意外使20多万只河蚌在一天内全部死亡,损失近百万元。手捧死去的河蚌,兄弟俩欲哭无泪。他们同样想到参加农业保险,可是保险公司没有开办此类保险业务。
在保险业种类与日俱增、农民参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保险为何无人问津?在采访中,不少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说,现在保险公司都是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农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来说,不但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且还受多种自然因素制约。
因此,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实际上就是开设了一种高风险、高赔付的保险业务。据介绍,10多年前,我市曾有保险公司开设过此类保险,后来因风险太大而自然中止。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农业保险难,还在于这类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其理赔程序和理赔范围难以认定,比如参保的一个渔场死了鱼,找保险公司索赔。面对成千上万的死鱼,保险公司很难辨认哪些是保过险的、哪些是没有保过险的。同时,由于高赔付,自然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保费,而高保费又令更多农民买不起保险,农业保险也因此走进了“怪圈”。
谁来为农业生产系上“保险带”?
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保险早已成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上海市也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农业保险实施办法,由政府给予农业保险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根据规定,上海市郊农民在养殖业及蔬菜、水稻等种植业方面投保,可获得政府部门25%至45%的保险费补贴。
开展农业保险,减少农民的风险损失,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为此,不少农业专家和种养户建议,我市应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保险,尽快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