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种菇的深思
发布时间:2003-07-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块同样的土地,经温州苍南几位种菇高手经营1年,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净赚几十万元。
此事就发生在应城市城北办事处。当大把票子流入外乡人口袋时,这里瞠目者有之,哗然者有之,反思者亦有之。
去年春上,办事处将温州黄学习、杨守阁等8位在上海郊区种双孢菇的农民,请来城北落户。
黄学习一行在城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在6月底前将数十间大棚搭建完毕。大棚高达6米,内有8层菇床,所需的毛竹、草料、铁丝、石膏等材料重达3万公斤。由于要赶时间,他们请附近的村民帮忙,并付报酬。这些村民每天不到9点不出门,下午5点准时收工,7个人10多天功夫也搭不了一个棚。无奈之下,黄学习从老家温州苍南县马站镇请了27个农民,租车日夜兼程赶到应城。温州农民每天早上5点爬到棚架上,晚上12点钟才收工,1日5餐都在工地上吃。没几天工夫,数十间蘑菇大棚拔地而起。
搭建大棚的同时还得制菌种。菌种要经过高温发酵,黄学习等人的脚都在水中泡腐了,仍坚持制种。请来帮工的当地农民却吃不了这个苦,没干几天就不干了。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黄学习认为,温州人与内地人最大差别,除了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外,还有一条就是不怕担风险,敢于创业。
现在,他们的一个大棚平均投入1.2万元,年产鲜菇500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3元计算,当年收回投资还可纯赚3000元。大棚使用期在8年至10年之间,就像一个聚宝盆,日后的回报率更高。
黄学习说:“想图清闲,我们一家已经够享一辈子福了。为什么放着家里的楼房不住,到外面闯荡吃苦?这就是我们温州人的创业精神。”据了解,他一家在上海、广州办有蘑菇基地,两个女儿分别在广州、上海从事皮鞋批发,全家一年收入几百万元。
对比之下,应城城北的农民多年来守着几亩薄田,过着安逸的穷日子。看见温州菇农从沿海来到自己身边发财,有的农民开始觉醒了。北十村有位农民也搭了个大棚种蘑菇,却因不懂种菇技巧,施肥过量,导致菌种全部烧死。黄学习为这位菇农及时提供菌种,还为他打气:“创业失败不要紧,权当花钱买了个教训。”当地农民有钱都不敢投入,更不用说找银行贷款。而黄学习说:“有钱不流动,就是死钱。”他们千方百计将手中资金作“发面坨”投入再生产,到城北后一口气注入流动资金80多万元,用于搭棚、制种、请工、购料。
温州农民肯吃苦、不守旧、“敢为天下先”的闯荡精神,在城北农民和干部的思想中产生强烈碰撞。
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去年制菌种时没有一个人报名,今年仅杨畈一个村报名人数就达70多人。60多岁的韩翠英老人说,以前种一年田,收入2000元还难;现在光洗菌种瓶子,每月可挣400多元。
一种敢冒风险的创业观念已开始被这里的农民所接受。城北办事处因势利导,鼓励农民发展大棚蘑菇。为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已有8名国家干部率先垂范,建起8个高标准的示范棚,10个村干部搭建15个大棚。
在菇农示范和政策引导下,去年,城北办事处兴建蘑菇大棚118个,产蘑菇60万公斤,增加产值近200万元。昔日无人问津的稻草、牛粪,如今身价倍增。办事处33个村就有18个村的农民自发建起高标准蘑菇大棚100多个,仅北十村农民肖华生就建起大棚15个。预计今年全办事处可建大棚800多个,双孢菇产量可达到400万公斤,将带动运输、膏粉、食盐等相关产业增收近千万元。
作者:张勇军通讯员李真丁艳红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