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定位——立足现在还是着眼未来

    发布时间:2003-08-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进入2003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在产供销及进出口方面出现的新情况,说明国内大豆产业在发展的总体定位上尚处在不断调整阶段。面对这一调整,需要思考的问题非常多,但最为关键的仍是行业发展主导思路。也就是说,是立足于现在,还是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就是有效利用国内大豆压榨能力迅速扩张的现有优势,面向国际,把中国建成亚洲的大豆加工业中心。着眼于未来,就是大力发展国内绿色大豆生产,引导压榨需求向国产大豆转移,使中国成为未来的世界绿色大豆王国。 1999年11月,中美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将大豆关税税率由原来的63.33%降为3%,且没有配额限制。此后,中国大豆市场拉开了国际化序幕。但是,随着国外大豆进口的快速增加,国内大豆“保卫战”也随之拉开。2002年3月20日,《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管理办法》及3个配套办法出台,这一办法旨在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但事实上却成为阻挡大豆进口的基本工具。虽然这一政策对保护国内豆农利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其调控大豆进口的实际效果并不非常理想。大豆进口出现时紧时松的闸门效应,使用豆企业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供应秩序的混乱。2002年9月开始,中国开始实施大豆振兴发展计划,目的在于实现大豆供给的国产化。但是这一措施也面临一个难题:国产大豆种植规模的扩张,受到国内现实条件限制。大豆供应的国产化进程并不能够迅速完成,而中国已经迅速崛起的压榨业,却无法停下来等待国产大豆产量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世界上主要大豆生产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这几个国家和欧盟十五国也是世界主要大豆消费国。根据美国农业部七月份公布的2002/2003年度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美国产量为742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7.9%),大豆压榨量为4382万吨(占世界总压榨量的26%),压榨量和产量的比率为59%;巴西产量为525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6.8%),压榨量为2807万吨(占世界总压榨量的16.8%),压榨量和产量的比率为53%;阿根廷产量为355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8%),压榨量为2436万吨(占世界总压榨量的14.6%),压榨量和产量的比率为68%;中国产量为165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8.4%),大豆压榨量为2476万吨(占世界总压榨量的15%),压榨量和产量比率为150%;欧盟十五国产量为0.81万吨,大豆压榨量为1668万吨(占世界总压榨量的10%),压榨量和产量的比率为2059%。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大豆产业的优势表现在压榨量上,而并不是产量上。世界大豆主要进口国的压榨总量为5309万吨,中国几乎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国内大豆目前的压榨能力已经达到4500万吨以上,如果这些压榨能力能够在未来全部有效利用,则中国大豆压榨能力无疑将占据世界大豆总压榨量的三分之一,甚至将会超过美国。 就现实生产中客观存在的发展国内大豆生产,以满足压榨需求的现象,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曾指出,我国大豆现在种植面积有1.4亿亩,其中黑龙江就有4500万亩。从土地密集程度来讲,大豆种植比其他作物更密集。有关部门调研显示,大豆种植比较效益在正常年景下一般不如水稻和玉米,和国际市场上的大豆相比也不具有比较优势。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的可替代性上,除了受自然条件约束以外,还源于作物自身倒茬轮换的需要,源于劳动力时间上的安排,源于国内市场开放程度高低。也就是说,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并不取决于我们一厢情愿。 显然,国内大豆生产规模扩大所面临的现实瓶颈,使限制大豆进口不仅不利于压榨企业发展,也将减少国产大豆最终消费需求。如果充分利用国内大豆压榨能力自然膨胀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大“亚洲大豆加工业中心”这块蛋糕,再以此带动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先引进来,再走出去,才能使中国大豆产业在未来几年跻身世界大豆“龙头”行列。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