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替代品市场空间大
发布时间:2004-06-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6月22日电
新华社西宁6月21日电(记者姜辰蓉、逯寒青)近年来,医药市场“虫草热”持续升温,对虫草的需求量一直呈不断增加态势。但是野生虫草的产量相当有限,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人工培育虫草及寻找虫草的替代品蕴含着无限商机。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教授王宏生说,无论从生态还是市场的角度看,人工培育虫草都是非常必要的。仅青海,每年就有十多万人采挖虫草,他们不但挖掘,而且吃住都在草原上,加上不停地践踏,造成草原退化、甚至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挖虫草的人采取的是“地毯式”挖掘,采挖又在虫草菌孢子成熟脱落之前,给野生虫草资源造成带来毁灭性打击,也许再过若干年,野生的冬虫夏草就真地绝迹了。所以,人工培育虫草不仅可以缓解生态压力,而且有利于保护野生虫草资源。另外,因为稀有以及采挖不易,虫草价格现在十分昂贵,如果人工培育成功投入批量生产,就可以使价格大幅度地降低,从而更容易地走入百姓家庭。
目前许多国内外机构和企业都在进行人工培育虫草及寻找替代品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曾经进行过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和正在进行研究的科研单位就有40余家,研究过冬虫夏草形成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环节的学者就更不乏其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最早于1979年开展有关虫草的研究,首次分离出冬虫夏草真菌,并在实验室完成了虫草菌培养的全过程;1996年,又突破了养虫的技术难关;1998年,经人工培养出了一根冬虫夏草,但此后研究工作再未获得有效进展。
王宏生说,据他掌握的情况,人工种植冬虫夏草并没有能够完全突破技术难关,虫体死亡率高,子座生长的条件等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投入生产还很远。由于虫草生长的高原环境十分复杂,实验室中难以模拟出这种环境,加之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观测到虫草在地下生长的全过程,所以还有许多问题不是十分明了。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利用培育出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制作营养品,其所含活性成份虽然与野生虫草有很多相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虫草,两者不是同一样东西。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