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6-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今年以来,兴平市委、市政府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组织百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千名中层干部和万名财政供养干部职工深入农村开展“百千万”牵手包扶活动,积极引导农民按照“扩菜、优果、增畜、务工”的总体思路,选准项目,培育市场,发展特色经济富民强市。截至目前全市特色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特色农业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
设施农业成规模。兴平市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按市场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塑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市已建成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形成了阜寨南马、丰仪北张、赵村小田、东城惠址坊、汤坊上新庄、西城西郭村6个蔬菜示范基地,东城大棚蘑菇、庄头大棚西瓜、西吴来祁寨和桑镇何耳大棚油桃4个特色种植示范基地,沿西宝高速公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效益相当可观,大棚蔬菜一上市供不应求,丰仪北张百亩大棚黄瓜被客商每棚万元预订一空,西吴来祁寨大棚油桃每公斤8元批发一空,棚均纯收入6000元,桑镇大通坊大棚香椿棚均收入1.3万元。
规模养殖上台阶。兴平市采取政府引导、干部牵动、群众行动、市场推动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全市已建成各类养殖小区17个,养猪专业村13个,养牛专业村5个,养鸡专业村5个,百头以上养猪专业户198户,千只以上养鸡专业户199户,5000只以上养鸡场14个,规模养殖所占比重达36%以上,畜牧养殖已呈区域化布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逐步明显。截至目前,全市生猪存栏达到25万头,鸡存栏达到165万只,牛存栏达到4.06万头,羊存栏达到3.8万只。
特色林果成优势。兴平市大力推行优果工程四大技术,抽调技术干部50人,组织专业服务队6个,先后在312国道、兴礼路、兴店路、12路两侧建立大改形示范园9个,完成大改形面积1.5万亩,建成银杏、果桑基地近万亩。
另一方面举办林果科技培训班,对全市果农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打造兴平林果品牌,抢占外地市场,目前,全市林果品种改良率达80%。
优势劳务富万家。兴平市把劳务输出作为干部牵手包扶的重要工作,在市劳人局的组织协调下,乡、村两级都设立了信息联络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劳务输出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具有技术优势外出务工农民已达到5.1万人,是去年同期的4倍。
文明生态奔小康。兴平市按照“五改、五化、五有”的要求,稳步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2、54公里,其中砂石路27、18公里,柏油路5、36公里,东城大阜村、庄头金龙村建设了村民娱乐文化中心、南位北韩村修建了村中花园,马嵬新堡子村使用沼气群众180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全市初步建成生态文明村28个。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