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9-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来自福建闽南日报消息,9月25日,福建省南靖县山城一菇农向笔者谈到,土生土长的食用菌产品不仅给南靖扬了名,更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近2亿元。今年来,全县食用菌产业朝多元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共栽培白背毛木耳1.2亿袋,鲍鱼菇、杏鲍菇等各种珍稀菇类1.1亿袋,创产值超1.5亿元以上,为南靖资源优势转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建南靖县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为把这一资源优势有效转化成经济优势,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租赁承包、大田置换、反租倒包等形式,促进食用菌生产连片作业,规模发展。
当笔者来到靖城镇采访时,了解到郑店村建立了600多亩食用菌示范园区,在区内建成集制种、检测、保鲜、温控为一体的食用菌研究所,依托园区内嘉田、成强、成发、景田等龙头企业,不断改进食用菌栽培技术,驯化出秀珍菇、鲍鱼菇、杏鲍菇等10多种反季节珍稀菇类,使食用菌栽培实现全年性生产。
农民杨嘉金创办了嘉田木耳开发公司,生产“吉田”牌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并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取得了直接进入欧美市场的销售权,年创外汇上亿元。在去年项目成果交易会上,该公司又利用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由于该项目较好地解决了使用天然无污染菌草代替木屑为原料的所有技术问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项目投产后带动周边1万多户农民种菇,增加就业人数12000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