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科技进村入户 施甸食用菌栽培成为富民产业

    发布时间:2006-11-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据新华网报道,进入10月,施甸县仁和镇勒平村的张光立种植的15000棒食用菌产量喜人,11500公斤鲜菇给他带来的纯收入达2.45万元。作为科技局选出的科技能人,他还带动全村115户食用菌种植示范户7个月实现利润46.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556.7元。

        在施甸,和张光立一样靠科学种植食用菌而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正是看准了农民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特殊科技需求,施甸县科技局大力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科技人员技术服务重心下移,技术指导到田边地头。构建起了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技术+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2005年,县里成立了云南大山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县里的甸阳、仁和等乡(镇)建立科技示范村,组织农户成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进行食用菌栽培。为了让种植农户尽快掌握栽培技术,县科技局、县农业局与大山合公司签订了技术辅导合同,深入项目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只要有一户农户申请种植,县乡技术员就对其进行菇棚建盖、菌种摆放和管理、施药防病、采收交售等全过程辅导,形成了技术总监、分片技术负责人和技术辅导员的梯度技术服务结构,增强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科技进村入户,使全县5个乡镇22个村的500户种植户成了科技明白人。截至今年9月,全县菇农共栽培香菇320万棒,产值近1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紫晴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