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南莫:菇场飞扬增收歌(图)

    发布时间:2006-12-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据南通日报报道,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旁,一排排五六米高的稻草大棚沐浴着冬日阳光矗立于田野,古朴而又引人。这就是占地30亩的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南莫村大棚蘑菇种植示范基地——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13日上午,我们来到这里,只见一群农民正忙着清洗刚采摘的蘑菇。他们欢快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的笑容告诉我们:今年蘑菇丰收,给他们带来喜悦和希望。

      南莫镇位于里下河地区,江海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就从这里吐露。早在5000多年前,居住在这里的青墩先民便开始从事农业耕作,留下灿烂的稻作文化。历史的长河流到当代,南莫人与时俱进,迈开了奔小康的步伐。南莫村农民发展大棚蘑菇种植,走高效农业规模化之路,便是他们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选准项目最重要。”在简陋的工棚里与农民交谈时,一位憨厚的中年汉子出语不凡。我们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吴宝凤。说到当初为什么要种植大棚蘑菇,老吴指着旁边一位戴眼镜的村民说:“都是他的功劳。”

      这位农民叫狄泰山。去年10月,南莫镇发动农民为增收献计时,他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他在福建的亲家公那里有人种蘑菇赚了不少钱。随后,他又前去打听,很快带回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地的陈勇岸、林朝全两位农民种蘑菇发财后在江苏金坛的姚西镇投资办起了蘑菇场,带领当地3000多农户致富。他们还准备到别的地方投资,继续扩大规模。

      种蘑菇真的能有这么好的效益?有人怀疑。“这样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吴宝风说起一段往事,“上世纪80年代,南莫镇有不少农民种过蘑菇。一家一个地棚,规模小,菌种差,技术不过关,销路又不畅,市场一有波动就难以支撑,有的人甚至血本无归。”前车之覆,不可不鉴。南莫镇随即组织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全体村干部和农民代表赴金坛参观,发现一亩地竟能收入3万元,不由眼界大开,下决心发展大棚蘑菇种植。

      先试点,再推广,南莫村被确定为试点村。狄泰山立即与陈勇岸和林朝全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考察。

      他们欣然投资。今年4月23日,总投资1000万元的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南莫村负责流转土地30亩,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租出;投资方今年完成一期投入150万元,建大棚26个。

      从菇场开始建设那天起,村民们就开始尝到甜头。过去常常被他们一把火烧掉的稻草,现在能卖出好价钱,每50公斤6元,26个大棚用草50多万公斤,这一项就让全村增加收入6万多元。到菇场做工,每天8小时发工资22元,8小时以外每小时加3元,这一项,又让全村今年的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00元。“我有胃病,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种了6亩地,一年最多能挣2000块。”村民颜同寿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菇场开工后,除了种地,我有了新的来钱路,帮着做收稻草、搭棚、堆料等活儿,一个月平均能拿800块,现在已经拿到近3000块,要不是因为身体不好休息一些日子,还可以多挣点。”比颜同寿还要满足的是村民曹佩荣,她腿有残疾,老夫妻两个靠种一亩多地为生,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现在两个人都到菇场做工,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

      当然,更让村民们兴奋的是,镇里已经作出规划,明年在南莫、黄陈、校林三个村扶持扩建大棚150个到200个,由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统一提供菌种、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负责销售。到时候,他们也可以实实在在体验一下一亩地收入3万元是种什么感觉了。

      大棚种植蘑菇的高效益,首先得益于对土地的节约利用。林朝全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一亩地,里面6层菇架,等于变成6亩地,收入是平地种植的6倍。”今年,秋季蘑菇种植收获颇丰,林朝全脸上绽放着笑容。“这里土质好,稻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最适合搞大棚蘑菇,通常情况下大棚建成后的第一季蘑菇只能收回成本,今年单秋季蘑菇,除去成本和所有开支还净赚10多万元。”他的话语间透出一股自豪。

      陈勇岸也介绍说:“我们目前种植的是双孢白蘑菇,是从台湾引进的目前最好的菌种,种出的蘑菇产量高、品质好。我们在福建那边已经形成了与国外市场接轨的销售市场,因此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采访期间,正好市委农工办主任娄炳南到南莫村调研。听完介绍,他高兴地说:“一亩地3万元,这是真正的高效农业。做大规模,就是很好的富民产业。”

      南莫村的成功,也让南莫镇党委书记卢忠平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找准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我们发展大棚蘑菇,不仅引进了项目、引进了技术、引进了新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市场,加上村级集体组织积极发挥作用,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铺平了道路。现在,我完全有信心把南莫镇发展成为全县蘑菇生产第一镇,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这条路上迅速走向富裕。”


    责任编辑:紫晴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