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3-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中国食品产业网报道,包装的密闭性、包装标识的颜色、货物运输方式以及国家之间计量单位的差别等,都可能成为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潜在障碍。
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表明,2002 年仅香菇甲醛超标一案,就给福建、浙江两省主产区造成损失2 亿多元人民币。阻碍食用菌出口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合格认证体系。这一体系强调,对进口商品必须通过产品合格检验单位的认证方可进口。目前美国有55 种认证体系,如产品安全认证体系等。出口欧洲的商品,如果没有认证,则被拒绝进入。而我国菌农和食用菌生产企业对这些认证体系都了解不多。
绿色检疫制度。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约定的规则之下,贸易壁垒已不复存在,但发达国家为限制食用菌进口,以诸如环保等借口,在短时间内通过立法等形式,对进口或计划进口的产品制定非常严格的、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
特定技术标准。各国的技术标准十分复杂,且名目繁多,如欧洲的技术标准就有10 万多个,其中有些标准是专门针对某国或某类产品而专门设计制定的,也有的是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标准来设置门槛,借以打击其他国家价格低廉的农产品。
包装标志。欧洲、美国和日本对农产品包装材料及包装标签要求十分严格,如包装物要节约能源、无废弃物产生,可回收再利用或能够自然降解,绝对不污染环境等。标签要求有图形、图案标明和文字说明,并且要求该包装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