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4-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十年磨一剑”的农业科研成果,若只能“养在深闺”,实在可惜!昨天,上海市农科院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联合成立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引来技术经纪人,帮“上海造”农业科技成果找“婆家”。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技术亮点有不少,如双低油菜,新奇食用菌、甜糯玉米……,每年约产生40至50项农业科研成果,如食用菌研究开发及工厂化生产、动植物种子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生物制品研制与开发、农产品生产保鲜与加工、生态环保和生态产品等等。
其中,仅有30%-40%的成果有机会深入大田,帮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其他更多的“好果子”、好技术只能从实验室来,到实验室去,或留在文献中,常驻图书馆。是什么拖住了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后腿”?原来,其关键因素在于缺少了专门的农业技术经纪,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或平台,将技术产出和种植需求“完美连接”。
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第一家由专门的技术经纪组织和技术经纪人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技术经纪专门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各自优势,共建平台,从深层次上寻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构建农业技术经纪新通道,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寻找新途径。
该中心将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农业科研系统、农业高等院校以及农业推广系统为“技术脑库”。各种农业类智力成果以及知识产权,进入平台后,经过包装、孵化或培育,最终,按照各项目成果特点,和农田种植需求,走向转让、转化或者产业化等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征途”。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