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5-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虽然离出菇还有1个多月,富蕴县吐尔洪乡阔克塔勒村农民努尔沙吾列提·买依哈提已经拿到了食用菌公司的预付金。如今,“订金农业”已成为富蕴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中的新亮点。
有了这笔订金,努尔沙吾列提的生产资金更充裕了,他打算扩大大棚的生产规模,购进3万个菌袋。
吐尔洪乡德鑫食用菌公司负责人陈崇德说:“食用菌生产的前期投入大,我们先付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户购买菌袋有三层意思:一是让农户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不要因为缺少资金而影响生产;二是给农户吃个定心丸,所有的产品我们保证以合理价格收购,让农户不要担心销售问题;三是引导农户购进优质菌袋,按公司质量要求组织生产,保证品质。”
阔克塔勒村过去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让这里热闹起来,人气渐旺。食用菌公司订货电话不断,加工包装好的阿魏菇、杏鲍菇不仅受到本地市场的欢迎,还销到了广州和上海等地。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出菇的旺季。中秋节、春节前,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去年春节前我们留了几十箱准备发给员工过年,硬是被客户买了去。卖蘑菇的倒吃不到蘑菇了。”陈崇德笑着说。
阔克塔勒村是富蕴县食用菌专业村,从2006年开始引种阿魏菇和杏鲍菇,到目前全村蘑菇大棚已有19个,每个大棚年产鲜菇4吨到5吨,每吨收购价为3000元。吐尔洪乡科技副乡长阿玛力亚提·胡玛尔汗介绍说,阔克塔勒村的食用菌产业之所以迅速“长大”,关键是县上的产业扶植政策到位,一起步就按照标准化技术管理生产,实行了菌袋购进、生产管理、加工销售“三统一”的标准模式,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以市场为杠杆、以效益为纽带的标准化运作模式,让食用菌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现在全乡食用菌大棚达到40座,今年还计划再发展60座。
今年春季,铁买克乡同济公司也给养殖户预付了一部分资金。“俺家养的兔子全部被同济兔业公司回收,一年出售2000只,净赚2万多元,獭兔快成‘金’兔了。”该乡都孜拜村农民赵良志说。
铁买克乡同济公司通过预付订金等方式,重点在资金、种兔、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有条件的农户和有发展潜力的养殖大户做大规模,目前加入公司和协会的养殖户达到130多户。今年全县獭兔出栏量预计达到60万只。
富蕴县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鼓励龙头企业以预付订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