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迎来5周年庆典

    发布时间:2008-08-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金秋八月,美丽多彩,生机盎然,激情飞扬。我们豪情满怀地迎来了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成立5周年的大喜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回眸5年,一组数字映入我们的眼帘:

      生产总值增长225%;企业经营利润增长548.64%;粮豆总产增长106.67%;人均收入由2127元增加到6079元,增长3952元……

      寥寥几个数字,体现了大兴安岭农垦的发展历程,更记载着大兴安岭农垦人,正用崭新的理念,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团结奋斗,谱写精彩华章。

      几年来,垦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分别荣获全市经济工作全面完成目标奖;全区农垦经济工作第一名;全区农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高油高产大豆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全市“五大诚信企业”;全市发展畜牧业先进单位奖;扎兰河农场获得“全国百家无公害示范农场”称号;《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配套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甘河农场党委获得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先进单位……

      打造“不平凡”——迈上新台阶

      农垦改革成果证明,所选择的集团化、股份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大兴安岭垦区始建于1960年,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2003年大兴安岭农垦人以昔日开发北大荒,今日开发大市场的气魄和胆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于8月8日组建农垦集团,翻开了大兴安岭农垦发展历史的新篇章,续写着新的不平凡的辉煌。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屯垦戍边的重任,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在土地经营上进行了二次革命,全面推出了“两田制”改革方案,即?押员工田、规模田。按亩收费标准,集团公司每年为员工减负1192万元,每名员工免交1283元费用。每年为员工缴纳企业承担部分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工伤保险总额为2401万元,每名员工平均每年最少可以享受3662元的待遇,相当于每位农业员工每年免费种植42亩耕地。规模田推向市场,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走规模化的道路。

      2007年大垦区获得高油大豆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累计资金达2800万元,全部落实到每名种地员工。垦区加大了兑现国家惠农政策的力度,积极贯彻落实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垦区累计承担国家良种补贴项目100多万亩。并积极参与国家高产田创建活动,使科学种田水平逐步提升。甘河农场职工单洪山经营土地近万亩,效益可观,曾两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殊荣。甘河农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称号。

      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实现种植结构多元化,减豆、增麦、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呈现多元化,向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种植绿色食品面积不断扩大,垦区生产的大豆、小麦、芸豆等产品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AA级绿色食品大豆证书。垦区在农业技术上,不断摸索和总结,自主研发的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在大豆机械化密植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被自治区列为五大作物核心技术之一在全区范围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400多万亩。大力推广“8273”科技示范工程,大豆九项高产栽培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每年接受培训人员上万人次。编辑发放《农牧业实用技术手册》、《农牧业科技培训手册》等,使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通过实施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理、农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旱作农业等项目,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进程,改善了农田基本生产条件,增加了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提高了垦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重视节水灌溉工作,累计打机井159眼,购入喷灌设备121台套,今年新增节水灌溉耕地面积1万亩。

      更新农机装备,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近三年借助于国家农机专项补贴和现代装备项目的支撑,投资2520万元,购置100马力以上农机设备74台套及国外先进配套耕播机具。以垦区中心气象站为核心,开展了农业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配置增雨火箭和气象观测设备,现有高炮36门,火箭炮8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农业保险工作深入人心,解除职工种粮的后顾之忧,保护了种粮的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执行国家“三补一免”政策时,诚信于民,不推不拖,坚决兑现。

      全国惟一的“中德现代化农业示范农场”落户大垦区甘河农场,两千万元的现代化德国大型机械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到位。甘河农场选出1.5万亩耕地为生产用地,垦区借此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带动作用。

      牧业发展稳步提高。从2004年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以来,垦区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用于购进牛羊和发展特色养殖,为职工购畜累计垫资3000多万元,牲畜存栏连续5年创垦区历史新高,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经过技术培训,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一类疫病防疫密度达到100%,综合防疫密度提高到98%以上。今年收购了鄂伦春旗农牧业产业化扶贫养牛小区,成立垦区种畜养殖场。“走出去”战略有了新的突破,垦区获得自治区万头白塔种猪场的经营权,发展态势良好。

      市场开发年,走出去换脑筋。2008年6月,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管理局局长崔运来带领生产单位主要领导一行19人,前往呼和浩特市白塔种猪场、蒙羊、蒙牛、包头及宁夏农垦考察农牧业生产,学习先进经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勾画了新思路。 

      打造新理念——乘势而上

      集团公司成立的5年,也是垦区工业发展的5年。垦区领导深刻的认识到,没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农业的发展就要受制于人,必须要发挥高油大豆、特色种植、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地域优势,建设垦区自己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垦区整体收购了鄂伦春旗大杨树油脂公司,相继投入4500万元实施了扩能改造和精深加工建设,于2005年组建成兴安绿源大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12万吨。2006年浓缩蛋白生产线的建设并成功投产,标志着垦区在大豆深加工领域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还将投资完成三四期浓缩蛋白改性,大豆功能性活性因子提取等深加工配套工程,将其打造成为垦区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几年来,各农场相继通过招商引资、股份经营等形式先后在欧肯河、甘河、巴彦农场等地建设了淀粉厂、肉类加工厂、冷冻厂、万寿菊加工厂、酱菜厂等多个深加工企业,盘活了垦区内存量资产,使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合理化。特别是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了福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改造了原有的冷库,建设了新的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冷库日速冻能力达到10—20吨 ,冷藏能力达到400吨,日屠宰能力达到1000只羊,实现了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和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在垦区内部形成了多个企业、农户、基地结合的发展经营模式,带动职工4000多户,职工增收每年近千万元。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农业的发展空间已不能满足集团公司发展需要,必须转变农业单一的发展方式,在新的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投资500万元整体收购了夏日矿泉水公司,并于次年正式投入生产,实现销售收入288万元。2005年投资110万元,对其生产设备进行了彻底更新改造和配套建设。今年又投资对夏日矿泉水厂进行了维修,并对水源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公司产品在呼伦贝尔市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并远销呼和浩特等地,连续九年被誉为“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2007年,光明热电公司投资近6000万元兴建的大杨树镇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当年供热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05万元。2008年二期工程已开工,年底达到40万平米,这也是鄂伦春旗唯一的一个集中供热工程。

      打造集团优势——实行“六统一”

      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在经营管理上,实行了“六统一”生产物资统一采购;农副产品统一销售;财务统一管理等办法,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化。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垦区财务统一管理实现“三化”。相继出台了财务收支“两条线”和“经营管理十不准”制度,减少了管理费和财务费用的支出,使财务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加大财务监管力度,明确了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与义务,加快了资金周转率,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使有效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农产品统一销售,面向市场,公开拍卖,使企业和职工实现双赢。

      打造一流服务——发挥保障作用

      在生产物资供应上,由物资石油总公司统一采购,全方位服务,为垦区农业生产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5年来,累计购进供应化肥6万吨,销售农药1200万元,供应销售成品油9.5万吨,为垦区各单位垫付生产资金达1.4亿元。获得“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垦区中心医院位于大杨树镇中央街,是鄂伦春旗境内唯一的一家二甲医院,承担着垦区与大杨树地区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2005年初,自治区卫生厅、市卫生局正式批准为“呼伦贝尔市流行性出血热救治中心”,成为呼伦贝尔市唯一一家出血热专门治疗机构,区内外患者慕名而来,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打造过硬队伍——精彩纷呈

      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先后在垦区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双培双带、支部加协会、扶贫攻坚、党员承诺制等活动,垦区 3000多名党员已成为垦区各项事业的重要力量。集团公司党委共表彰一大批先进基层党委、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精心打造亲民干部队伍,树立了“十大党员干部标兵”,为垦区党建工作健康发展树立了新的旗帜。在巴彦农场召开了第一次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现场会,连续三年在基层召开党建过硬单位成果展示会,亮点突出,效果明显。有155名党员成为致富能人,把上百名致富能人培养成了党员。

      加强干部培训,更好地为垦区建设服务,先后选派130余名财务审计干部前往八一农大、长春税务学院等地进行业务培训,为垦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干部考核制度建设,使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奉献力量。为增强企业发展储备后劲,垦区实施“人才兴垦”战略,今年新引进八一农大、东北农大等院校32名大学生来垦区工作,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垦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

      打造致富队伍——职工增收

      垦区千方百计加快自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大扶持力度,将发展自营经济纳入双文明考核责任状,要求自营经济创收占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自营经济的发展成为职工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该项工作正朝着一场一业,一队一品,一户一策转变,最终形成全局一品发展格局,激发了职工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垦区在引领职工致富上,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新工作,走非农收入发展之路,开辟经济大市场,加快进程。很多员工从事特色养殖业、个体工商业、小型加工业、外出务工等,拓宽了增收渠道,仅2007年全局非农纯收入2.27亿元,从业人员达1.02万人。特色养殖好戏连连,出现了百只鹿、千只狐、万只兔等一大批养殖专业户。今年全局养殖大鹅15万只。食用菌项目成为致富新途径,地栽黑木耳、蘑菇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扩大了职工收入。

      打造民生工程——亲民爱民

      让农垦人惊喜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以民生促和谐,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新农垦。今年在国家和地方项目支持下,基本建设项目总投入1.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居住环境。补贴、垫资为职工新建小康房住宅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6月6日垦区“三条亲民路”同时开工剪彩,总投资2000多万元。局址地区开发职工住宅楼七栋,总面积3.32万平方米。
        垦区今年将建设600户沼气总投资为216万元,目前,示范的8户全部产气。该工程的建设,将改善垦区的生态环境,转变职工的生活方式,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

      打造和谐环境——分享喜悦

      建设垦区职工群众的乐园。局址地区投资590万元的仁和广场,总面积2.8万平方米,融娱乐、健身、休闲多项功能为一体,垦区每年都举办文化艺术节,群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节目精彩纷呈,为职工群众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甘河农场亲和广场和巴彦农场休闲广场投入使用,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比赛,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生活,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培育了文明新风尚,扩大了垦区影响力和美誉度,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农垦职工的风采。

      为弘扬农垦人精神,传承历史,2007年垦区投资700多万元,在局址地区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内设有各种球类比赛场、千人会场、展览厅等场所。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2007年3月垦区完成《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续志》工作,并举行了首发式。续志记录了垦区近15年的发展历史。各单位相继开辟了读书室,配置了齐全的各种科技书刊,让科技知识得到传播,如春风化雨滋润职工的心田。

      广播电视通讯事业日新月异。2008年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无线覆盖工程,无偿拨两套1000瓦发射机,一套100瓦发射机,无线电视广播信号覆盖周边农村惠及20多万人。自筹资金扩大用户,与欧肯河、东方红进行有线电视连网之后,今年与巴彦、甘河农场联网,《呼伦贝尔新闻》《垦区新闻》均能及时收看。新购置了传送新闻节目设备。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今年春季,聘请呼伦贝尔电视台副台长,技术部副主任来垦区举办新闻知识培训班,使垦区电视记者接受良好的培训,业务知识得到更新。今年7月,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站暨通联工作会议在垦区召开,全市18个记者站的领导和记者首次云集垦区,对垦区有了新的认识,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扩大了垦区社会影响力。

      和谐凝聚力量,富强顺应民心。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大兴安岭农垦,创新发展的热情在不断释放,创新的活动在蓬勃开展,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的活力万众一心。感受大兴安岭农垦,读解大兴安岭农垦,一个文明富庶的垦区,一个和谐发展的垦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垦区已经向我们走来。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