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云南省施甸县仁和、由旺镇和水长乡一带的村民种植蚕桑树致富,一棵桑树“结”出了“致富虫”、“致富菌”和总产值达3亿元生猪养殖大产业,不仅发展了经济,还恢复了生态。
曾经在上个世纪就种植过蚕桑的施甸县,主动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近年来再次将蚕桑业引进施甸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之后,又成功引进了东菌西移开发商,经过实验性种植后,施甸被誉为食用菌最适宜生长的地方。目前,上海大山合集团、中国供销总社食用菌研究所、中国食用菌研究所已迁至施甸,当地上千农户加入了这项亩收入达万元的生物产业行列中。
种桑养蚕业与食用菌栽培业双双进入施甸产业发展盘子后,科学发展观、生态产业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这个山区县渐渐凸现出来。桑杆在过去本是一文不值的剩余材料,食用菌产业开发后,大山合公司主动与桑农达成协议:待桑叶采完时,公司以每1000公斤110元-120元的价格收购活桑树杆,每亩可产6吨的桑杆又给种桑户增加了700元的收入。一位姓饶的村干部高兴地说:“食用菌与蚕桑联姻不仅节省了生物产业的成本,还让桑农增收,是名副其实的产业联姻。”
自2007年以来,施甸的农民又以自主创新为主体,用食用菌采摘过后的废食用菌母做养殖饲料喂猪,收效良好。这一新技术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施甸一棵树在当地产生了三大社会效应。(杨连武)
编辑:碣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