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西双版纳茶树栽培模式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09-04-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纵观西双版纳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经历了树林茶、满天星式、等高条栽、密植速成、生态茶园五个发展阶段。

      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云南在商周时期布朗族的先民已经种茶了,并把茶叶作为进贡朝廷的方物,产茶历史久远,但茶树栽培技术发展滞后。公元225年,孔明南征平定南中后,内地先进农业技术开始在云南传播。在西双版纳于是有了“武侯遗种”、“孔明兴茶”之说。在我国历史上,唐代茶业有很大的发展,但对茶树栽培的记载,仅有陆羽《茶经》“法如种瓜”一句。在专业茶园没有出现之前,茶与其它树木混生,称之为“树林茶”。唐末至五代初,郭鄂著《四时纂要》,对茶树栽培才有了详细的记载。西双版纳产茶,最早载入云南史册,从唐代樊绰《蛮书》到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诸多史籍记录详实,但茶树栽培方面记录不多,而且比较粗略。如阮福《普洱茶记》:“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安徽农学院教授陈椽《茶业通史》载:“明朝云南始征茶税,年收税银7314两,普洱茶已列入全国名茶,说明云南茶也不是野生的‘树林茶’了,而且有大规模的人工栽培茶园。”史书上记载的普洱茶产区在今之西双版纳境内,人工栽培茶园也集中在这个区域。普洱茶名扬天下,清代列为贡品,茶叶有利可图,外地人纷纷涌入种植、加工、经营茶叶,出现了《滇海虞衡志》所说的“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的历史壮观场面。

      唐代至中华民国,西双版纳茶树种植模式,从历史资料和对现存古老茶园的研究,属于顺山坡、满天星式的种植,有采种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据省茶科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调查资料记载:“挖塘,塘距5~6尺,塘深3~4寸,把刚采下的茶籽带壳种下,去壳也有之”。又据《勐腊县志》引《镇越县新志稿》记载:“茶树栽培,茶农于立春后,茶秧出土成长至四、五寸高之时,即可移植;株间距四尺,茶秧四周遍插竹签以护”。这种“满天星”模式的茶园,每亩种植400~600株,是茶叶专业化生产发展漫长的一个历史阶段。

      民国27年(1938),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二分场在车里南糯山(今勐海县辖区)建立,引进我国东南一带“茶树等高条植技术”,开辟茶园种茶10万余株。1951年—1957年,省茶科所开展茶树等高条栽试验示范,这种类型的茶园,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开梯条植,每亩种800~1300株,提高了种植密度。开垦时表土回沟,施基肥。茶树定型修剪,培养茶树的蓬面,加强中耕肥培管理。提倡在茶园种护荫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道路等,加强水土保持功能。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西双版纳新建的茶园属于“等高条植”模式。

      1975年后,省茶科所在西双版纳推广茶树“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这种类型的茶园,是在等高条植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每亩种植3000~5000株,三足龄投产,每亩产干茶70公斤左右,成龄茶园单产可达150公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发展的茶园,属于“密植速成”栽培模式。

      1986年,省茶科所提出“生态茶园”的理论,在等高条植、密植速成的基础上,建立茶园生态系统,整个茶园系统由道路、网格植物、茶园上、中、下三层植物组成,靠植物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保护水土、培肥地力、改善茶树生态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勐海县南糯山等地发展“生态茶园”1万余亩。

     

    来源:西双版纳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