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双孢菇的发菌管理
双孢菇发菌管理的原则:保证菌种质量、适度调控条件、掌握覆土时机、坚持病虫预防。
1、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以二层料播种为最好,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2瓶;方法是:床基两边各留10厘米左右不铺料;床基上撒播菌种总量的20%左右,上铺料厚约20厘米左右,稍压实使为14厘米左右,将菌种总用量的30%左右撒播到料面,上面再铺一层料,稍压实使之总厚度为30厘米左右,将剩余菌种的2/3撒到料表,采用“手抓法”使之沉入料内约3~5厘米深处,其余1/3菌种撒到料面,并随即用木板将料面压平,少量栽培时随即覆盖编织袋之类,也可不覆盖,对棚内喷洒百病傻溶液,注意层架栽培时,每层均要喷药,然后关闭菇棚通气孔,使之处于密闭状态,有利于菌种尽早恢复伤处,萌发定植。
2、发菌管理:菇棚密闭时间,可维持3~5天,以山东地区为例,常规播种一般于9月5日前后进行,届时最高气温仍可达30℃以上,但晚间则较凉爽,故维持3~4天即可。此后进入菇棚观察,菌种已萌发,菌丝大多在0.2~0.3厘米之间,最长可达0.4厘米以上,此时菌种即已经定植。打开通气孔的1/4左右,使之缓慢换气,如秋风干燥,可适当喷雾增湿,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为宜。为防止杂菌孢子进入棚内形成危害,作为预防性措施,发菌期间应适当喷洒高效无残杀菌抑菌药物,生产中一般采取百病去无踪和赛百09交替使用,每3天左右喷洒一次。切忌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甲醛类高残留药物。用药方向以喷洒棚墙、通气孔、地面及作业道为主。如果料面覆盖报纸类遮盖物,亦可对空间喷洒,注意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料面及菌种。
经约2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满料内,可打开料内检查,基料厚度的2/3以上均有菌丝密布,少量已发至料底,即为覆土最佳时机。此时,料床厚度略有下降。
3、覆土处理:覆土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土壤的吸水性,保持基料的相应水分,并使覆土层作为“保温层”,让基料、菌丝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条件下,同时,由于覆土材料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促使双孢菇菌丝纽结现蕾。覆土厚度应根据材料的理化性状决定,一般在3厘米左右,但如是草炭土材料,可覆厚至5厘米,如土质粘重或砂性土壤则可适当减少厚度至2厘米左右。覆土后将料床表面随即刮平,并随之喷洒适量清水将覆土层湿透,但不允许有多余水下沉至料内。此时料床厚度将在20厘米左右。
覆土后每3~5天对空间、墙壁、地面、作业道等喷洒一次百病去无踪溶液,用以预防杂菌类侵入。保持棚湿在75%~80%范围,温度调控可由高到低,如覆土后初期的3~5天,可调至30℃~32℃,5~10天阶段,调至24℃~28℃,第10天以上,最高以25℃为限,低限则可任其自然。棚内保持一定的通风,对土层内的菌丝生长是很有利的,但应注意不可强风猛吹,一旦畦面土层发白,即是通风过量、湿度偏低,即应迅速调整。
4、后熟管理:覆土后约20天左右,料床表面即有菌丝冒出,此时,应加强温度调控,尽量使棚温降至最低,并结合适当强度的通风,使表面呈稍干燥状态,不适宜气生菌丝出土,以使土层以下的菌丝继续生长和扩大,并在该阶段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当料床边壁或作业道边沿有子实体出现,即有“菇信”时,说明菌丝已达生理成熟,即可转入出菇管理。(曹德宾/文)
编辑:LQ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